[实用新型]一种轮系结构及电动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9892.5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0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其;蒋荣勋;苏伟;孙迎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0 | 分类号: | B60K1/00;B62D5/06;B60T13/52;B60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电动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系结构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减少能耗,模块化,轻量化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把各个部件最大程度的组合起来,减小体积,提高车体的空间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器件和能耗是各个厂家追求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系结构及电动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内部零部件过多造成车体内部空间利用率降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系结构,包括:
驱动电机;
安装在车身上的助力转向泵和空调压缩机;
涨紧轮;以及
连接所述驱动电机、所述涨紧轮、所述助力转向泵和所述空调压缩机的皮带。
其中,在所述皮带的传动方向上,所述驱动电机、所述涨紧轮、所述助力转向泵、所述空调压缩机依次排列且分别与所述皮带匹配。
其中,所述皮带与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轮、所述涨紧轮的转动轮、所述助力转向泵的皮带轮以及所述空调压缩机的皮带轮匹配。
其中,所述轮系结构还包括:真空泵,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轮通过所述皮带依次与所述涨紧轮的转动轮、所述助力转向泵的皮带轮、所述空调压缩机的皮带轮以及所述真空泵的皮带轮连接。
其中,所述轮系结构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助力转向泵、所述空调压缩机以及所述涨紧轮集成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安装支架利用安装螺栓固定在车身上,且所述安装支架与车身之间设置有减震垫,通过所述安装支架与车身的连接,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助力转向泵、所述空调压缩机以及所述涨紧轮固定在车身上。
其中,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助力转向泵、所述空调压缩机、所述涨紧轮均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上。
其中,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板体,位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板体垂直的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一体连接,且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通过高压压铸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第一板体位于水平平面内,所述第二板体位于竖直平面内,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一板体上,所述助力转向泵、所述空调压缩机和所述涨紧轮安装在所述第二板体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包括上述的轮系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利用涨紧轮和皮带将驱动电机、助力转向泵以及空调压缩机集成为一个组件安装在车体上,以驱动电机作为源动力,通过皮带和涨紧轮传递能量,带动助力转向泵、空调压缩机和真空泵工作,能够提高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减少能耗,降低成本。同时这种集成方案在结构上实现了模块化和轻量化,在空间上紧凑布局,提高了空间使用率,在生产制造工艺上,使得集成后的组件安装方便,较大简化了装配和布线。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系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1、驱动电机;2、助力转向泵;3、空调压缩机;4、涨紧轮;5、皮带;6、安装支架;61、第一板体;62、第二板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轮系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驱动电机1;安装在车身上的助力转向泵2和空调压缩机3;涨紧轮4;以及连接驱动电机1、涨紧轮4、助力转向泵2和空调压缩机3的皮带5;在驱动电机1运转时带动皮带5运转,皮带5的运转带动涨紧轮4转动,通过涨紧轮4的转动为皮带5施加压力,皮带5带动助力转向泵2和空调压缩机3的运转。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轮系结构以驱动电机1作为动力源,在驱动电机1的转动过程中,通过与驱动电机1和涨紧轮4配合的、并连接于驱动电机1和涨紧轮4之间的皮带5,带动涨紧轮4的转动。其中涨紧轮4由壳体、张紧臂、转动轮、扭簧、滚动轴承和弹簧轴套等组成,能根据皮带5不同的松紧程度,自动调整张紧力,使传动系统稳定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98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车门密封条
- 下一篇:一种集成触摸功能显示屏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