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视镜智能折叠控制电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9631.3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6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谭振飞;林红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中晶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74 | 分类号: | B60R1/0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6238 广东省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后视镜 智能 折叠 控制电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后视镜控制电路的研究开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后视镜智能折叠控制电路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后视镜是汽车的必配件,包括车外后视镜和车内后视镜。车内后视镜主要供驾驶员或前排乘客了解车内乘员状况,车外后视镜位于驾驶员和前排乘客车门玻璃前外侧,反映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情况的主要部件,用于观察后方车辆及行人动态,使驾驶员能间接观察到其他位置的情况。汽车后视镜是与汽车行驶安全相关的主要部件,后视镜的良好位置是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的必要条件。传统的由三片后视镜组成的后视系统主要存在五大缺陷:①存在视线盲区;②三面后视镜形成视差盲点;③车门后视镜和广角镜存在视觉误差;④存在视线的暂留盲点;⑤不能反映相对车速和车距与时间之间的变化关系。此外,传统的车外后视镜增加了车体的最大宽度尺寸,且在停车时还会占用空间,有时会影响车身的通过性,容易遭到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提高汽车驾驶安全性能的汽车后视镜自动折叠控制电路装置。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后视镜智能折叠控制电路装置,包括PIC16F630智能控制芯片;所述PIC16F630智能控制芯片的输入端包括汽车ACC状态的信号输入的电路,汽车中控锁开锁状态的信号输入的电路,汽车中控锁上锁状态的信号输入的电路,汽车原车手动开关展开状态的信号输入的电路,汽车原车手动开关折叠状态的信号输入的电路和控制后视镜折叠和展开电路。所述汽车ACC状态均是指钥匙门的开关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后视镜折叠和展开电路是与后视镜电机正负电压的反馈电路相连接。通过位置信号采集器将当前后视镜的位置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通过电位器将电压信号传递给PIC16F630智能控制芯片,PIC16F630智能控制芯片经过处理后将控制信号传递给电机的正反转动及驱动电路来控制电机的运转,从而实现后视镜的智能折叠或转动。
在汽车后视镜自动折叠电路控制技术中,运用双电源法和桥式电路法的设计,可实现电流的双向导通,通过改变电动机两端的电压来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向内和向外调节后视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创新后的汽车后视镜数字化智能控制电路系统,采用电动调节技术和微处理技术,将传统的倒车开关、转向开关和汽车后视镜相结合,既保留后视镜原有功能,又能够在汽车转弯、变道或者倒车以及停车泊位时进行智能转动或折叠,节省了汽车运行空间,也提升了汽车安全性能;智能选择后视镜控制模式,汽车ACC状态的信号输入电路,将采集到的钥匙门开关状态信号传递给PIC16F630智能控制芯片,PIC16F630智能控制芯片经过处理后将控制信号传递给电机以选择后视镜控制模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功能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实用新型功能原理图。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后视镜智能折叠控制电路装置,包括PIC16F630智能控制芯片1;所述PIC16F630智能控制芯片1的输入端包括汽车ACC状态的信号输入的电路2,汽车中控锁开锁状态的信号输入的电路3,汽车中控锁上锁状态的信号输入的电路4,汽车原车手动开关展开状态的信号输入的电路5,汽车原车手动开关折叠状态的信号输入的电路6和控制后视镜折叠和展开电路7,控制后视镜折叠和展开电路7与后视镜电机正负电压的反馈电路8连接。
其中,汽车后视镜自动折叠电路控制技术,通过位置信号采集器将当前后视镜的位置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通过电位器将电压信号传递给PIC16F630智能控制芯片,PIC16F630智能控制芯片经过处理后将控制信号传递给电机的正反转动及驱动电路来控制电机的运转,从而实现后视镜的智能折叠或转动。
在汽车后视镜自动折叠电路控制技术中,运用双电源法和桥式电路法的设计,可实现电流的双向导通,通过改变电动机两端的电压来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向内和向外调节后视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中晶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肇庆中晶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96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