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农机供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9072.6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2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元臣;赵勇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元臣 |
主分类号: | H02J3/02 | 分类号: | H02J3/02;H02M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1200 山东省德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机 供电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机供电系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进行双电压输出的农机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发电机是农业机械上的重要设备之一,其作用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以供农业机械上的仪表、照明灯及其它用电设备之用。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作物种植的各个环节均朝着自动化发展,譬如,播种机在农业机械的带动下,依靠风机的吸负压作用来实现自动播种。相对来说,风机的功率较大,如果利用农机上原有的发电机进行14V供电,则流经发电机和供电线缆的电流会很大,这样的发电机不容易制作。
对于现有的农机上的发电机来说,通常只有一个输出端,通常为14V,农业机械上的仪表设备也是14V供电,这就导致使用36V的吸风式播种机在现有的农业机械上无法使用。如果有一种农机供电系统,具备36V和14V电压的双输出,势必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农机供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农机供电系统,包括发电机和电压转换器,发电机将农机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输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输出第一直流电压,第一直流电压输入至较大功率设备和电压转换器,第一直流电压经电压转换器降压后形成第二直流电压,第二直流电压供蓄电池充电以及车载其它电器设备之用。
进一步地,上述农机供电系统中:所述发电机内设置有将发电机线圈输出的三相电转化为第一直流电压的整流桥,所述较大功率设备为风机,风机的数目为1个或1个以上。
进一步地,上述农机供电系统中:所述第一直流电压为36~38V,所述的第二直流电压为14~14.5V。
进一步地,上述农机供电系统中:所述电压转换器为降压型DC/DC变换器,电压转换器内设置有工作状态转换开关和欠压保护电路;当电压转换器输入端电压低于设定阈值时,欠压保护电路自动关断电压转换器的输出,以避免发电机线圈过流;通过手动断开工作状态转换开关,可切断电压转换器的输出,手动闭合工作状态转换开关,可实现电压转换器的自动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农机供电系统,包括发电机、第一整流桥和电压转换器,发电机将农机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输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输出第一直流电压和三相交流电压,第一直流电压输入至电压转换器后,形成第二直流电压,第二直流电压供蓄电池充电以及车载其它电器设备之用;三相交流电压输入至第一整流桥后,形成第三直流电压,第三直流电压输入至较大功率设备。
进一步地,上述农机供电系统中:所述发电机内设置有将发电机线圈输出的三相电转化为第一直流电压的第二整流桥,所述较大功率设备为风机,风机的数目为1个或1个以上;所述第一直流电压、第三直流电压均为36~38V,所述的第二直流电压为14~14.5V。
进一步地,上述农机供电系统中:所述电压转换器为降压型DC/DC变换器,电压转换器内设置有工作状态转换开关和欠压保护电路;当电压转换器输入端电压低于设定阈值时,欠压保护电路自动关断电压转换器的输出,以避免发电机线圈过流;通过手动断开工作状态转换开关,可切断电压转换器的输出,手动闭合工作状态转换开关,可实现电压转换器的自动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农机供电系统,包括发电机、第一整流桥和第二整流桥,发电机将农机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输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输出三相交流电压,三相交流电压经第一整理桥和第二整流桥后,分别形成第一直流电压和第二直流电压;第一直流电压输入至较大功率设备,第二直流电压经电压转换器后形成第三直流电压,第三直流电压供蓄电池充电以及车载其它电器设备之用。
进一步地,上述农机供电系统中:所述较大功率设备为风机,风机的数目为1个或1个以上;所述第一直流电压、第二直流电压均为36~38V,所述的第三直流电压为14~14.5V。
进一步地,上述农机供电系统中:所述电压转换器为降压型DC/DC变换器,电压转换器内设置有工作状态转换开关和欠压保护电路;当电压转换器输入端电压低于设定阈值时,欠压保护电路自动关断电压转换器的输出,以避免发电机线圈过流;通过手动断开工作状态转换开关,可切断电压转换器的输出,手动闭合工作状态转换开关,可实现电压转换器的自动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元臣,未经陈元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90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底管道悬跨支撑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聚氨酯保温管道端部扣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