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球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8098.9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9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林爱青;林宗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奥德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F16K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699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球阀。
背景技术
球阀在管路中主要用来做切断、分配和改变介质的流动方向,它只需要用旋转90度的操作和很小的转动力矩就能关闭严密。球阀最适宜做开关、切断阀使用,V型球阀。电动阀门除应注意管道参数外,尚应特别注意其使用的环境条件,由于电动阀门中的电动装置是一机电设备,其使用状态受其使用环境影响很大。通常状态下,电动球阀、蝶阀在以下环境使用要特别注意。
目前,市场上的球阀,它包括球阀本体。这种球阀本体虽然结构简单,但因为通常情况下,球阀本体内设置的密封圈是设置于阀球两侧的,但是因为对密封圈的限位效果较差,则不能保证良好的密封效果,并且因为阀杆和阀体之间会存在着一定的间隙,在使用时间增加时,又会因为摩擦增加两者之间的间隙,因此阀体和阀杆均可能因为水流的腐蚀性,导致减小使用寿命,所以如果保证阀体和阀杆之间的密封效果也是目前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密封圈的限位效果好以及密封效果好的球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球阀,包括球阀本体,其特征是:所述球阀本体包括阀体、设置于阀体内的阀球、与阀球连接的阀杆以及与阀杆相互连接的手柄,所述阀体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二连接端连接有阀帽,第一连接端的内壁上设有环状的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和阀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密封圈的第一限位槽,阀帽的内壁上设有环状的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阀帽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密封圈的第二限位槽,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之间均设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包括安装部,安装部呈圆弧状,所述阀杆上套设有压帽,压帽、阀杆以及阀体之间形成有抑流区,抑流区内设有抑流衬套,抑流衬套上设有用于增加抑流效果的抑流凸起,抑流凸起上设有圆弧状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球阀本体包括阀体、设置于阀体内的阀球、与阀球连接的阀杆以及与阀杆相互连接的手柄,阀体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二连接端连接有阀帽,第一连接端的内壁上设有环状的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和阀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密封圈的第一限位槽,阀帽的内壁上设有环状的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阀帽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密封圈的第二限位槽,通过形成的第一限位槽,保证了对密封圈的限位效果,保证了密封性,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之间均设有限位凸起,通过在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上设有的限位凸起,并且限位凸起包括安装部,安装部呈圆弧状,因为设有的限位凸起,增加了对密封圈的固定效果,同时限位凸起包括了呈圆弧状的安装部,安装部可以方便增加安装的便捷程度,通过圆弧状结构一方面减小了对密封圈的磨损,另一方面则保证了通过限位凸起减小密封圈与阀球之间的间隙,从而增加密封效果,为了保证水流在流通的过程中不会造成对阀杆的损伤,阀杆上套设有压帽,压帽、阀杆以及阀体之间形成有抑流区,通过设有的抑流区,是的部分溢出的水流可以得到抑制,并且抑流区内设有抑流衬套,抑流衬套上设有用于增加抑流效果的抑流凸起,该抑流凸起进一步增加了良好的阻隔效果,同时在抑流凸起上设有的圆弧状凹槽,是的抑流凸起上形成有一个如同吸盘状的结构,进而进一步增加了抑流效果,从而保证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均包括槽底,密封圈和槽底之间设有第三限位块,限位凸起还包括呈圆弧状的阻隔部,第三限位块包括与阻隔部相抵触的抵触部,抵触部与阻隔部的表面弧度相适配,第三限位块与密封圈一体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均包括槽底,密封圈和槽底之间设有第三限位块,限位凸起还包括呈圆弧状的阻隔部,第三限位块包括与阻隔部相抵触的抵触部,抵触部与阻隔部的表面弧度相适配,而阻隔部使密封圈的抵触部形成有呈倒钩状的结构,使得在使用的过程中,密封圈的抵触部和阻隔部之间的固定效果更佳,进而使得阀球在转动不会影响到密封圈的位置移动,第三限位块与密封圈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结构保证了第三限位块和密封圈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圈和第一限位槽之间形成有缓冲区,密封圈和第二限位槽之间形成有缓冲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奥德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奥德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80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仓储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双柱双台堆垛机立体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