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7252.0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2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黄叶浩;杨宇;牛亚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16 | 分类号: | H01H71/16;H01H7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5 | 代理人: | 王茀智,龚清媛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是一种小型断路器。
背景技术
小型断路器中的双金属元件为了实现其延时保护功能,在电路过载时,双金属元件发热弯曲变形推动操作机构解锁脱扣使断路器断开,随后双金属元件冷却恢复到初始位置,在现有技术中双金属元件多通过与双金属元件相邻设置的弧角相配合实现固定作用。然而弧角在电镀、运输过程中受挤压会产生一定的形变,从而导致弧角不能稳定安装在壳体上,装配时员工需用螺丝刀矫正后才能装进壳体底座中,影响了生产效率。与此同时,小型断路器中的接线端子在接线时也经常出现用于接线的导线滑动或者脱落等接线强度不够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稳定、脱扣可靠、接线强度高的小型断路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型断路器,包括由底座1与上盖2形成的壳体,在壳体内安装有相对设置的动触头5和静触头6、位于静触头6下方的灭弧室4、位于动触头5一侧的双金属片7以及弧角9,所述的动触头5通过操作机构8与静触头6相接触或分离从而实现电路的通断,所述双金属片7的一端与操作机构8相对设置,另一端与弧角9相连接,所述的弧角9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板91、限位板92、斜板93和平直板94,所的连接板91与双金属片7相连接,所述的斜板93分别与限位板92和平直板94互成角度设置从而形成折弯部96,在所述的折弯部96上设有固定件95。
可选的,所述连接板91的一端与双金属片7的底部相连接,另一端通过弯曲部911与限位板9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限位板92的另一端与斜板93的一端相连接并呈锐角设置从而形成第一折弯部961,所述斜板93的另一端与平直板94的一端相连接并呈钝角设置从而形成第二折弯部962,所述的固定件95设置在第一弯折部961和第二弯折部962上并分别延伸至限位板92和平直板94的端部以及斜板93的两端。
可选的,所述平直板94的端部设有与平直板94错位设置的弧角尾端941,所述的弧角尾端941延伸到灭弧室4底端的一侧,并且弧角尾端941、平直板94和限位板92分别与底座1和上盖2上的排气槽11、第一卡槽12和第二卡槽13相配合使得弧角9固定安装在壳体内。
可选的,所述限位板92的两侧设有与第二卡槽13相配合的双耳凸台921,所述平直板94的两侧设有与第一卡槽12相配合的弧角凸台942。
可选的,所述底座1和上盖2形成的壳体内设有用于安装灭弧室4的灭弧腔41和用于容纳双金属片7的双金腔71,所述的双金腔71设置在灭弧腔41的一侧并通过触头腔16相连通,在所述的触头腔16和双金腔71之间设有V型固定筋条14,所述V型固定筋条14的开口端与壳体的侧壁相连接并且两根筋条分别成为触头腔16和双金腔71的边界,所述灭弧腔41另一侧的底部设有排气口15。
可选的,所述的排气槽11设置在排气口15与灭弧腔41之间并且排气槽11的一侧与排气口15相连通,另一侧沿灭弧腔41垂直设置,所述的第一卡槽12设置在灭弧腔41的底部,所述的第二卡槽13位于双金腔71内并与V型固定筋14中用于形成双金腔71边界的筋条相邻设置。
可选的,所述的固定件95是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宽度小于斜板93的宽度。
可选的,所述的底座1上还安装有接线端子10,所述的接线端子10包括接线板101、限位件102和接线座103,所述接线板101的一端安装在接线座103内,另一端与线圈组件3相连接,所述的限位件102安装在接线板101上与导线17相对设置。
可选的,所述的接线座103是通过一条金属带切割和折叠形成的一体成型的环形结构,所述的接线板101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端面1011和第二端面1012、连接第一端面1011和第二端面1012的连接臂1013以及设置在第一端面1011上的第一螺孔1014,所述的第一端面1011的一端与小型断路器的线圈组件3相连接,另一端与连接臂101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接臂1013的另一端与第二端面101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端面1012的另一端穿过环形结构的接线座103形成的通孔,用于拧紧的螺钉18依次穿过第一螺孔1014和设置在接线座103顶部的第二螺孔1013与第二端面1012的一侧相对设置,所述的限位件102为设置在第二端面1012另一侧上的凸起,以将导线17限位卡紧在第二端面1012与接线座103的底部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72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