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收集径流小区不同粒径泥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7075.6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8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汪旋;冯慧慧;关童;张安佶;李学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G01N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集 径流 小区 不同 粒径 泥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集径流小区不同粒径泥沙装置,尤其适用于快速收集人工模拟降雨过程中径流小区不同粒径泥沙样品。
背景技术
水土流失是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研究有关水土流失方面的机理问题,很多研究人员在径流小区内利用模拟人工降雨来分析不同类型的水土流失问题,相关研究表明不同粒径大小(如大于2mm和小于0.25mm)的泥沙在土壤中的运移特征差异很大。现有技术中有关径流小区泥沙样品的研究主要是在径流小区下部设置一个集水池收集所有的地表径流及侵蚀泥沙,而忽略了不同粒径大小的泥沙在土壤中的运移状况,势必会影响水文特征数据的准确性。为了提高研究结果精度,开展不同粒径泥沙在土壤中运移规律的相关研究显得迫切需要,现有径流小区收集泥沙装置很难满足科研工作者对不同粒径泥沙的收集和研究。因此,对收集径流小区不同粒径泥沙装置的研发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收集径流小区泥沙装置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收集径流小区不同粒径泥沙装置,适用于人工降雨过程中收集径流小区不同粒径大小的泥沙样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收集径流小区不同粒径泥沙装置,由径流小区、收集大于2mm粒径泥沙槽、2mm孔径钢丝网、收集大于0.25mm且小于2mm粒径泥沙槽、0.25mm孔径钢丝网、收集小于0.25mm粒径泥沙槽、阀门、径流管、径流收集桶组成,其特征是,收集大于2mm粒径泥沙槽顶端与径流小区底部连接,收集大于2mm粒径泥沙槽、收集大于0.25mm且小于2mm粒径泥沙槽和收集小于0.25mm粒径泥沙槽从上到下呈阶梯型依次紧密连接,收集大于2mm粒径泥沙槽下方安装2mm孔径钢丝网,收集大于0.25mm且小于2mm粒径泥沙槽下方安装0.25mm孔径钢丝网,收集小于0.25mm粒径泥沙槽下方连接两个径流管,径流管上安装阀门,径流收集桶放置于径流管下部。
上述收集大于2mm粒径泥沙槽顶端凸出30cm,且与径流小区连接。
上述收集大于2mm粒径泥沙槽安装在最上端,收集大于0.25mm且小于2mm粒径泥沙槽安装于收集大于2mm粒径泥沙槽的下部位置,收集小于0.25mm粒径泥沙槽安装于收集大于0.25mm且小于2mm粒径泥沙槽的下部位置,且三者呈阶梯型依次紧密连接。
上述收集大于2mm粒径泥沙槽下方安装2mm孔径钢丝网,收集大于0.25mm且小于2mm粒径泥沙槽下方安装0.25mm孔径钢丝网。
上述收集小于0.25mm粒径泥沙槽下方连接两个径流管。
上述径流管上安装阀门,径流管下部放置径流收集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装置每次能同时收集到从径流小区流出的不同粒径泥沙样品,能准确地观测到不同粒径泥沙的流失量,为深入研究径流小区内泥沙运移规律奠定基础。另外,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收集泥沙样品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细节和使用方法。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径流小区,2—收集大于2mm粒径泥沙槽,3—2mm孔径钢丝网,4—收集大于0.25mm且小于2mm粒径泥沙槽,5—0.25mm孔径钢丝网,6—收集小于0.25mm粒径泥沙槽,7—阀门,8—径流管,9—径流收集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收集径流小区不同粒径泥沙装置由径流小区1、收集大于2mm粒径泥沙槽2、2mm孔径钢丝网3、收集大于0.25mm且小于2mm粒径泥沙槽4、0.25mm孔径钢丝网5、收集小于0.25mm粒径泥沙槽6、阀门7、径流管8、径流收集桶9组成,其特征是,收集大于2mm粒径泥沙槽2顶端与径流小区1底部连接,收集大于2mm粒径泥沙槽2、收集大于0.25mm且小于2mm粒径泥沙槽4和收集小于0.25mm粒径泥沙槽6从上到下呈阶梯型依次紧密连接,收集大于2mm粒径泥沙槽2下方安装2mm孔径钢丝网3,收集大于0.25mm且小于2mm粒径泥沙槽4下方安装0.25mm孔径钢丝网5,收集小于0.25mm粒径泥沙槽6下方连接两个径流管8,径流管8上安装阀门7,径流收集桶9放置于径流管8下部。
在具体使用时,先将径流小区1底部土壤挖松,便于收集大于2mm粒径泥沙槽2顶端完全插入径流小区1内部,关闭阀门7,人工模拟降雨开始后,即可开始收集从径流小区1流出的不同粒径泥沙样品,待收集小于0.25mm粒径泥沙槽6内泥沙完全沉淀后,打开阀门7,放出上清液,最后分别回收收集大于2mm粒径泥沙槽2、收集大于0.25mm且小于2mm粒径泥沙槽4和收集小于0.25mm粒径泥沙槽6内的泥沙样品,带回实验室做进一步分析研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70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放射性气溶胶采样测量仪
- 下一篇:一种新型检验用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