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维立体四轮定位仪目标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6547.6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8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毕作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毕作亮 |
主分类号: | G01B11/275 | 分类号: | G01B11/275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立体 定位 目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维立体四轮定位仪目标板,属于汽车检修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三D定位仪主要是采用图像比对的系统原理进行工作的,在进行使用前,会在电脑里建立一个目标板图片的数据库,每张图片有相应的车轮倾角及前束的数据,当我们再给车辆进行四轮定位时,把目标板装在车轮上,工作人员手动推动车辆让其进行前后运动,然后通过定位仪上的相机给目标板拍照或录像,获取图片,用图像比对系统找到电脑里相同的图片,从而获得车轮数据。
目前,三D四轮定位仪的目标板均是采用平面设计,在推车过程中目标板上点的变量较小,而且相机的焦距不能固定,产生的图片清晰度也较差,相邻数据产生的图片相近度高,在电脑进行图片对比时容易混淆,使得四轮定位的精度不高,同时,三D定位仪在获得数据时必须推车,容易造成车辆掉落举升平台的事故,还有些车辆比较重,推车也比较困难,还有些车熄火后自动手刹,也给推车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整个定位过程中,给工作人员造成较大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车轮微小角度变化时,就能够产生较大的变化,提高对比效果和定位精度,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三维立体四轮定位仪目标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三维立体四轮定位仪目标板,包括底板,底板上至少设置一个三维立体凸起。
所述的三维立体四轮定位仪目标板通过在底板上设置三维立体凸起,安装在车轮上时,细微的变化也可以通过三维立体凸起体现很大的变化,因此不但能够提高数据的准确性,还避免了在定位过程中进行推车,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车轮定位的效率。
进一步的优选,三维立体凸起采用锥体结构。锥体结构的多面性能够在车轮发生偏移时,产生较大的变化,相对数据会更加准确。但是锥体的高度要以自身不产生阴影为好,若为了保证更好的对比效果,在增加锥体高度时,需要给相机增加拍照光源,使锥体在自然光照与灯源光照下不会产生阴影,保证效果。
进一步的优选,三维立体凸起的锥体结构采用棱锥体或圆锥体。
进一步的优选,三维立体凸起采用棱锥体,棱锥体至少为三面体,棱锥体也可以为多面体。
进一步的优选,棱锥体的每个锥面大小不一致,或者棱锥体的每个锥面大小一致,棱锥体本身大小也可以不一致。
进一步的优选,锥体结构的三维立体凸起设置五个,在底板的中间位置设置一个,在底板的两侧各设置两个。
进一步的优选,锥体结构的三维立体凸起的各个锥面设置为多色差。每个锥面的色度均存在差别,能够提高辨别率,提高图片的效果。
进一步的优选,三维立体凸起采用半球体结构,半球体结构的顶部设置中心点。通过中心点在半球体上的位置变化能够提高目标靶的分辨率。
进一步的优选,半球体结构的三维立体凸起设置9个,结构大小相同且平行设置为三行三列。
进一步的优选,三维立体凸起采用锥体结构和半球体结构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三维立体四轮定位仪目标板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底板上设置三维立体凸起,相比现有平面的设计,能够使车轮在发生微小角度变化时,三维立体凸起就能够产生较大的变化,拍照图片差别大,清晰度高,提高对比效果,产生的数据准确,定位精度,且在定位过程中无需进行推车,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三维立体四轮定位仪目标板由于不需要进行推车,目标板一直处于静止的状态,可以采用4个相机同时对四个目标板进行拍照,也可以单独对前后轮的目标板拍照,无需在做前轮定位时也要安装后轮定位板,做后轮时也需要安装前轮目标板的麻烦,节约时间,提高了定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图;
其中,1、底板;2、三维立体凸起;3、中心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毕作亮,未经毕作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65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廓测量装置
- 下一篇:过程控制系统中的语音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