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转向辅助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6414.9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7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肖静;何广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Q1/38 | 分类号: | B60Q1/38;B60R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10 | 代理人: | 史静 |
地址: | 332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转向 辅助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新型转向辅助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前照灯的作用是保证车前有明亮而均匀的照明,使驾驶员能辨明车前100米以内路面上的任何障碍物。如果仅仅靠前照灯照明道路,驾驶员可观察到的路面状况有限,再加上视觉盲区,是很容易发生事故的。因为夜间行车由亮处到暗处时,眼睛会有一个适应过程。当我们行驶在大弧度的立交桥上或者是高速公路的匝道上,又或者夜间孤身行驶在没有路灯照明的山路上时,弯道内侧大面积的视野盲区毫无疑问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针对这些问题各大汽车厂商都提供了很多解决的途径,如豪车们先进的夜视系统和大多数厂家采用的弯道照明系统,使夜间驾驶更加安全,在汽车进入弯道时能够更好的照亮类似于“死角”的地方。照明只集中在车头,车身两旁车头到驾驶室的位置没有照明,在无灯光情况下,起步和掉头时对车身旁的情况不了解,容易出现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转向辅助照明装置 ,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转向辅助照明装置,包括左后视镜和右后视镜,所述左后视镜内设置有第一灯罩和第二灯罩,所述右后视镜内设置有第三灯罩和第四灯罩,所述第一灯罩内设置有第一左转向照明灯,所述第二灯罩内设置有第二左转向照明灯,所述第三灯罩内设置有第一右转向照明灯,所述第四灯罩内设置有第二右转向照明灯,所述第一左转向照明灯、第二左转向照明灯、第一右转向照明灯和第二右转向照明灯均通过ECU控制的开关与方向盘角度传感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灯罩和第二灯罩设置在左视镜的前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灯罩和第四灯罩设置在右视镜的前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后视镜前下方安装照明,新型照明装置的弯道照明范围更广,能够照亮驾驶室前方的道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新型转向辅助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左后视镜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右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新型转向辅助照明装置的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新型转向辅助照明装置,包括左后视镜1和右后视镜2,所述左后视镜1内设置有第一灯罩3和第二灯罩4,所述右后视镜2内设置有第三灯罩5和第四灯罩6,所述第一灯罩3内设置有第一左转向照明灯L1,所述第二灯罩4内设置有第二左转向照明灯L2,所述第三灯罩5内设置有第一右转向照明灯L3,所述第四灯罩6内设置有第二右转向照明灯L4,所述第一左转向照明灯L1、第二左转向照明灯L2、第一右转向照明灯L3和第二右转向照明灯L4均通过ECU控制的开关7与方向盘角度传感器8连接,左右后视镜分别设置2个灯,根据不同转向角度满足照明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灯罩3和第二灯罩4设置在左视镜1的前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灯罩5和第四灯罩6设置在右视镜2的前下方。
方向盘转角传感器,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安装在方向盘下方的方向柱内,它一般通过CAN总线和PCM相连。通常使用的方向盘转角传感器采用三个齿轮的机械结构,来测量转角和转过的圈数。大齿轮随方向盘管柱一起转动,两个小齿轮齿数相差1个,与传感器外壳一起固定在车身,不随方向盘转动而转动。两个小齿轮分别采集到随方向盘转动的转角,由于相差一个齿,不同的圈数就会相差特定的角度,通过计算得到方向盘的绝对转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江学院,未经九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64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