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体建筑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4410.7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7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班旭;王永健;蒋振宇;顾琦娴;赵志强;于吉;刘芳冰;朱小芹;宋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尤安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65 | 代理人: | 倪钜芳 |
地址: | 20008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体 建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体建筑。
背景技术
玻璃体建筑并不罕见,但真正做到通透、精致、纯净的玻璃体建筑则需要深入的设计和后期控制。现在市面上所见的大部分玻璃幕墙建筑存在玻璃划分尺度小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玻璃体建筑,以保证外立面纯净精致,同时不影响功能上对玻璃界面保温隔热、结构支撑的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体建筑,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四周设置玻璃幕墙,每一面玻璃幕墙上设置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上矩形阵列有若干安装位,每个安装位安装玻璃模组,每个玻璃模组包括位于外侧的表皮玻璃层以及位于内侧的结构玻璃层,单个模组的宽度为2.2-2.6m,高度为3-3.5m。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为单层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玻璃幕墙的底部为内凹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玻璃体建筑能保证外立面纯净精致,同时不影响功能上对玻璃界面保温隔热、结构支撑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玻璃体建筑主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中玻璃体建筑左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玻璃体建筑后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中玻璃体建筑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玻璃模组,11表皮玻璃层,12结构玻璃层,2前门,3后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到图4,一种玻璃体建筑,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四周设置玻璃幕墙,每一面玻璃幕墙上设置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上矩形阵列有若干安装位,每个安装位安装玻璃模组,每个玻璃模组包括位于外侧的表皮玻璃层以及位于内侧的结构玻璃层,单个模组的宽度为2.2-2.6m,高度为3-3.5m。
所述本体为单层结构,即一层。所述玻璃幕墙的底部为内凹结构,顶部与底部不处于同一竖向平面,提高整体舒适性,利于后期维护。
表皮玻璃层与结构玻璃层的底部两相对侧(内侧与外侧)分别设置倒角结构。避免安装过程中伤人,同时避免安装过程中造成玻璃损伤,同时还可起到标识识别作用,便于安装。靠近门处的结构玻璃层的内侧的顶部的两侧可设置螺纹孔,螺纹孔处设置结构凸柱,结构凸柱上设置结构孔,结构孔处可固定拉索,便于在拉索上根据需要设置布帘(便于识别)等结构,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本玻璃体建筑能保证外立面纯净精致,同时不影响功能上对玻璃界面保温隔热、结构支撑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尤安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尤安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44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