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钻杆损伤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4165.X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9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赵钰;许凤华;向如;冯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2216 | 代理人: | 陈德斌 |
地址: | 43402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杆 损伤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杆损伤检测装置,属于钻杆损伤检测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钻井过程中,井下钻杆往往会受到拉压、扭转、弯曲等应力。在这些应力的作用下,导致钻杆表面产生磨损、变形、腐蚀等状况。如果不及时发现这些问题,损伤达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导致钻杆刺漏和断裂等事故。钻杆发生失效后,直接会导致钻井周期变长,使成本增加,严重的会直接威胁工人的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安全事故。随着钻井技术的发展,深井、水平井等复杂井的钻井量越来越多,钻杆安全愈加重要。
为防止钻杆发生损伤后第一时间检测到钻杆发生损伤的位置和程度,以及预测钻杆的寿命,传统用于钻杆探伤的方法,如:超声法、涡流法、磁粉法、渗透法、电磁法和射线法等检测方法不能在钻柱工作时检测,会与平台上其他装置干涉,且装卸复杂耗时,检测效率低。
因此,有必要一种可在钻柱工作时,在不干涉平台上其他装置的情况下能自动进行钻杆损伤检测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检测效率高,准确性好,其能在钻机井口对钻杆进行损伤检测的钻杆损伤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钻杆损伤检测装置,包括底座、上箱盖、上箱体、下箱体和开合组件,其特征在于:底座上固装有下箱体,下箱体上活动安装有上箱体,上箱体上固装有上箱盖,上箱盖的顶部中间位置通过滑道滑动安装有对中杆,所述的上箱体前端为开口状,上箱体内两侧对称设置有边齿条,边齿条之间设置中间齿条,边齿条和中间齿条的端头装有开合组件。
所述的上箱盖的内表面固装有电机,电机一侧通过安装座装有中间齿轮,电机的输出轴上装有电机齿轮,电机齿轮与中间齿轮啮合连接。
所述的上箱体的箱板中间位置通过轴承安装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两端分别固装有边齿条传动齿轮,边齿条传动齿轮分别与边齿条啮合连接;边齿条传动齿轮之间的传动轴上装有中间齿条传动齿轮;中间齿条传动齿轮分别与中间齿轮和中间齿条啮合连接。
所述的中间齿条上设置有滑槽,滑槽内装有连杆,连杆的两端分别与边齿条连接。
所述的下箱体上对称设置有导轨,导轨上滑动安装有滑块,导轨之间的下箱体上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的滑块和电动推杆分别与上箱体连接。
所述的开合组件包括由两个半环构成的开合环、两个半环的一端端头处分别设置有装配环,开合环由装配环通过销轴活动安装在中间齿条端头,销轴两侧的两个半环上分别设置有连接板,开合环的两个半环通过连接板分别与边齿条端头活动连接;开合环的两个半环内表面分别均布有多个损伤检测器。
所述的损伤检测器包括基座、外盖、浮动块和探头,基座上固装有外盖,外盖内通过大弹簧装有浮动块,浮动块的一端延伸至外盖的外端,浮动块上设置有连杆,连杆的端头装有探头,探头与浮动块之间的连杆上套装有小弹簧。
所述的探头上通过销轴装有滚轮,滚轮一侧的探头上设置有导向板。
所述的导向板为月牙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钻杆损伤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好,工作过程中,可在不干涉平台上其他装置的情况下自动进行钻杆损伤的检测;解决了现有检测装置必需在停钻的情况下才能对钻柱损伤进行检测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特别适用于钻杆损伤检测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箱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合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上箱盖,3、上箱体,4、下箱体,5、开合组件,6、导轨,7、滑块,8、电动推杆,9、边齿条,10、中间齿条,11、开合环,12、销轴,13、连接板,14、损伤检测器,15、基座,16、外盖,17、浮动块,18、探头,19、滚轮,20、导向板,21、轴承,22、传动轴,23、边齿条传动齿轮,24、中间齿条传动齿轮,25、对中杆,26、电机,27、中间齿轮,28、电机齿轮,29、滑槽,30、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41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