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件式热敏电阻元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033637.X | 申请日: | 2017-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9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绍裘;杨恩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聚达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C7/02 | 分类号: | H01C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插件 热敏电阻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敏电阻元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插件式热敏电阻元件。
【背景技术】
在正温度系数(PTC)的各种型式产品中,插件式产品因其使用了简易的接脚封装制程,并以传统的导线做为与外部电路连接的电极,可以使用波焊、手焊,甚至使用夹具、套环等方式连接到被保护的电路上,应用广泛,所以一直是许多非高密度电路板或是无电路板之回路应用的首选元件。除此之外,插件式产品因其外型限制较少,可以制作从小电流到大电流、低电压到高电压的各种规格产品,因此,插件式PTC产品的应用范围也是最广的。
PTC热敏电阻元件在发生保护作用时,由于其电阻迅速升高至初始电阻的1000倍以上,因此其发生保护作用时,往往承受了线路中绝大部分的电压。随着通信设备集成度的不断提高,元件密度增加,因此PTC热敏电阻元件尺寸需求越来越小。小尺寸的PTC热敏电阻元件在承受通信线路中较大的故障电压时在PTC芯材表面容易发生爬电现象,导致PTC热敏电阻元件发生击穿现象,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在减小PTC热敏电阻元件尺寸的同时,应设法提高耐电压能力,以避免爬电的问题发生。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插件式热敏电阻元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件式热敏电阻元件,其中PTC芯片不贴覆金属箔片的侧面设计有沟槽,增加爬电距离,而且该沟槽有平滑的圆弧形底部,可以防止尖端放电问题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插件式热敏电阻元件,其包括PTC芯材、贴覆于所述PTC芯材相对两表面的金属箔片以及焊接于所述金属箔片表面的电极接脚,所述PTC芯材至少有一个侧表面上设置有呈弧形底部的沟槽。
进一步的,所述沟槽的深宽比为0.5~3。
进一步的,所述PTC芯材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PTC芯材相邻的两个表面上的所述金属箔片之间设置有一所述电极接脚。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PTC芯材中的所述沟槽设置在相对侧。
进一步的,还包括绝缘材,所述绝缘材包覆在所述PTC芯材、所述金属箔片和所述电极接脚的焊接端,且所述绝缘材完全填充所述沟槽。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材为树脂绝缘层或陶瓷绝缘层。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材为外壳内填充绝缘材料。
进一步的,该保险丝与该第一电极、该第二电极以及该中间电极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插件式热敏电阻元件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沟槽来降低发生爬电的机率,且该沟槽有平滑的圆形或弧形底部,所以可以进一步避免发生尖端放电,因此可提高耐电压的效果,且在高电压下可增加持续工作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插件式热敏电阻元件
11 PTC芯材
12 金属箔片
13 电极接脚
14 沟槽
15 绝缘材
20 插件式热敏电阻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请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插件式热敏电阻元件按照制程顺序依次为打线、插片、焊接,其后为环氧树脂封装制程,可分为预热、沾粉、预固化、后烤(固化),最后则为成品的电阻100%全检以及按照客户需求包装方式进行裁脚或编带。环氧树脂涂装流程采用小烤箱进行沾粉前后的预热以及预固化,由于需要配合沾粉的时间差来控制分段式半成品每一框架的进出烤箱时机,所以在每一框架所经历的温度以及时间需要达到平衡且一致的效果。最终进行标印和外观检查,降低的外观不良品流出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聚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聚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36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浮动造波系统
- 下一篇:一种眼镜镜腿折叠测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