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接接触式循环控温式电泳槽用中心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3358.3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9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汝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凯元信瑞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447 | 分类号: | G01N27/44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接 接触 循环 控温式 电泳槽 中心 框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蛋白质电泳槽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接接触式循环控温式电泳槽用中心框架。
背景技术
电泳技术是分子生物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分析手段。所谓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不同物质由于所带电荷及分子量的不同,因此在电场中运动速度不同。根据这一特征,应用电泳法便可以对不同物质进行定性或者定量分析,或将一定混合物进行组分分析或单个组分提取制备。电泳槽正是基于上述原理制造的。在电泳槽检测或提纯生物蛋白质的过程,需要借助凝胶作为载体,让蛋白质在凝胶中发生电泳。在高压电泳过程中,凝胶内由于通入500到1000伏的电压,因此产热两极大,蛋白质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就会发生变性反应,因此在整个蛋白电泳过程中需要对凝胶进行持续降温处理,以防止高温影响电泳的蛋白质的性质。
传统的高压电泳的操作步骤主要有两步:一是凝胶制备;二是通电进行电泳。目前较为常见的蛋白电泳装置有以下两种常见结构:
第一种,将制备好的夹有凝胶的玻璃板需要浸泡到一个较大的器皿中,在器皿中充入缓冲液,在缓冲液内插入铂电极,以在缓冲液内形成电场,使凝胶内的蛋白质发生电泳。在这个过程中,凝胶内的热量会释放至缓冲液中,因此,传统的蛋白电泳,需要向缓冲液内插入一根循环冷却水管,通过循环水管对缓冲液进行冷却,进而带走凝胶中的热量。这种结构下冷却需要进行两次热传导:一是冷却水管与缓冲液之间的热传导;二是缓冲液与凝胶之间的热传导,冷却效率较低。并且,为了容纳夹胶玻璃板,缓冲液的器皿需要足够大,而想要凝胶内的蛋白质发生电泳,需要足够的缓冲液以浸泡夹胶玻璃板中的凝胶的上沿。因此,这种结构下缓冲液的浪费较为严重;
第二种,如申请公开号为CN102087244A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文本(以下称为现有文件1)中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在两块夹胶玻璃板之间设置一个中心框架,并在中心框架上设置框型弹性密封件,夹胶玻璃板压紧至中心框架两侧后,框型弹性密封件的水平的密封条部分将中心框架分隔为上部和下部,其中,上部通入缓冲液,下部通入冷却液体,固定好的中心框架与夹胶玻璃板一起放置到下槽底座内。
第二种冷却形式下,相较于第一种冷却方式可以直接通过下部的冷却水对其两侧的夹胶玻璃板进行直接的冷却,但是为了防止中心框架联电,中心框架多采用塑料材质注塑成型,注塑成型零件对于结构的设计要求比较严格,尤其是对于局部结构过厚的位置,会产生由于内外冷却速度不一致导致弯曲变形。而对于现有文件1的结构,其中心框架的前后面需要与夹胶玻璃板紧贴,因此,不允许其整体出现弯曲,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其结构中将两侧设置为侧向开口并上下贯通的U型通槽,以减少中心框架两侧的厚度。但是,在通过紧固压板向中心框架挤压夹胶玻璃板以形成密封的冷却腔和缓冲液腔时,中心框架的两侧的U型通槽的侧壁受挤压,挤压力过大会导致中心框架破坏;挤压力小又难以保证密封,因此,其中心框架结构存在可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接接触式循环控温式电泳槽用中心框架,其通过对中心框架的结构进行改进,在保证其可以承受夹紧夹胶玻璃板的挤压力的同时,不存在厚壁结构,使中心框架的成型适用注塑成型工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直接接触式循环控温式电泳槽用中心框架,用于夹放至电泳槽的两块夹胶玻璃板之间,其包括有一体注塑成型的架体,所述架体包括用于承受挤压夹胶玻璃板的夹紧力且结构一致的第二框架和第四框架,所述第二框架上用于抵触夹胶玻璃板的两个面上设置有若干沿纵向分布的注塑槽,相邻的注塑槽共用槽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凯元信瑞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凯元信瑞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33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减震装置
- 下一篇:直接接触式循环控温式电泳槽用中心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