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渗碳层测厚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1935.5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3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孙孝儒;吴泽鑫;金沛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7/06 | 分类号: | G01B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1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渗碳 测厚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乙烯裂解炉管内壁渗碳层厚度检测装置。具体由升降机构、探测器和控制箱组成。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2049345公开了一种“渗碳层小型自动测厚仪”。该仪器主要由升降机构、探测器和控制箱三大部分组成。该仪器和国外同类型仪器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技术先进、性能可靠、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及价格低廉等优点。但该测量仪未考虑乙烯裂解炉管内壁渗碳层厚度不均匀的问题,存在测量结果与实际数据误差较大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测量准确的新型渗碳层自动测厚仪。
本实用新型的渗碳层厚度自动测厚仪主要采用了一次多点测量取均值的构思,从而大大减小了单点测量误差大的问题,并且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具体技术方案是在原有升降机构顶端另外设置两个互成120°的滑槽,每一个滑槽可以放置一个连接有探测器的连杆,连杆在导槽内未固定前可自由滑动,通过螺栓固定,并使这两个探测器与原有探测器处于同一水平面。探测器体积小、重量轻,通用的合金材料做连杆即可满足强度要求。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技术先进、重量轻、价廉和操作简便的特点。有效解决了单点测量误差大的问题,是对渗碳层测厚仪的一种创新。
附图说明
图1为连接机构示意图。
图2为升降机构示意图。
图3为探测器示意图。
图4为探测器探测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用合金钢材料,螺栓与螺母采用标准件。
图1中,连杆(5)上开有螺栓孔,螺栓孔(1,2)用来固定探测器,螺栓孔(3,4)用来将连杆固定在图2滑槽(3)上。通过调节连杆在滑槽上的位置控制三个探测器的相对位置,以适应不同管径的被测炉管。
图2中,夹紧轮(1)与夹紧杆(2)用来将机构与炉管贴紧,滑槽(3,4)用来调节并固定另外两个探测器。传动机构(5)和摩擦滚轮(6)用来将微型电机(7)的动力转化为机构爬升或下降的动力。
图3中,图3所示的探测器总共使用三个,其中两个的底座上的螺栓孔(2,3)用来通过螺栓将探测器与连杆相连接。另一探测器底座上的螺栓孔用来将探测器固定在升降机构的顶端,弹簧(4)的作用是使滚轮靠在管子外壁上,不测量时,弹簧片将探头(1)以垂直方向固定。
图4中,探头由励磁线圈(1)、检测线圈(2)和铁心(3)构成,应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检测。炉管产生的渗碳层与护管基体材料导磁性差别很大。在励磁线圈加一恒定的交变信号,渗碳层有铁磁性,线圈磁通量随渗碳层与探头线圈间的距离变化,测量线圈感应电压,通过感应电压与距离d的对应关系即可得知渗碳层厚度,也即h-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19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夹钳式锅盖开合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