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OPzV电池及电池用集群支撑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1357.5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0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杨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佰特瑞储能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12 | 分类号: | H01M10/12;H01M2/28;H01M2/34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81 | 代理人: | 彭家恩,彭愿洁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opzv 电池 集群 支撑架 | ||
1.一种OPzV电池,包括电池壳及装在电池内的极板集群,所述极板集群包括正极集群、用于汇集正极集群的正极汇流排、负极集群及用于汇集负极集群的负极汇流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群支撑架,所述集群支撑架被固定在电池壳内,其限定出竖向限位空间和水平限位空间,所述极板集群被限定在所述竖向限位空间和水平限位空间之内,从而使极板集群相对电池壳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群支撑架包括:
主支撑架,所述主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正极汇流排与负极汇流排之间,所述主支撑架固定在电池壳内,并在其两侧分别形成有所述竖向限位空间,用以在竖向上限定正汇流排与负极汇流排的位置;
至少两个副支撑架,所述正极汇流排与电池壳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副支撑架,所述负极汇流排与电池壳壁之间也设置有至少一个副支撑架,所述副支撑架固定在电池壳内,并与所述主支撑架一起限定出所述水平限位空间,所述极板集群被限定在所述水平限位空间,完成在水平方向对极板集群的定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架包括:
主支撑架本体,其宽度等于正极汇流排与负极汇流排之间的距离;
竖向限位机构,设置于所述主支撑架本体宽度方向的两侧,并在所述主支撑架本体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所述竖向限位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支撑架本体侧壁上端的上压块及设置于所述主支撑架本体侧壁下端的下顶块,所述主支撑架本体、上压块及下顶块形成一可供正极汇流排或负极汇流排横向卡入的竖向限位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块设置于所述主支撑架本体侧壁上端的中部位置,所述下顶块设置于所述主支撑架本体侧壁下端的两端位置,或所述上压块设置于所述主支撑架本体侧壁上端的两端位置,所述下顶块设置于所述主支撑架本体侧壁下端的中部位置,所述上压块及下顶块形成一可供正极汇流排或负极汇流排横向卡入的呈三角形的竖向限位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位于正极汇流排一侧的副支撑架的宽度等于正极汇流排或正极板极耳到电池壳壁的距离;位于负极汇流排一侧的副支撑架的宽度等于负极汇流排或负极板极耳到电池壳壁的距离。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架和/或副支撑架上设有贯穿的通孔,以便电解液的流通。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架的长度等于电池前壳到电池后壳的距离,使主支撑架固定在电池壳内;和/或所述副支撑架的长度等于电池前壳到电池后壳的距离。
9.一种电池用集群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撑架和副支撑架,
所述主支撑架包括主支撑架本体及设置于所述主支撑架本体宽度方向的两侧的竖向限位机构;
所述副支撑架为长方体板,其侧面为光滑平整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群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支撑架本体侧壁上端的上压块及设置于所述主支撑架本体侧壁下端的下顶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佰特瑞储能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佰特瑞储能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135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