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地用工棚支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030474.X | 申请日: | 2017-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8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荣增;谢强;李晓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晓春 |
| 主分类号: | E04G21/32 | 分类号: | E04G21/32;E04C3/30 |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32 | 代理人: | 季发军 |
| 地址: | 473007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地 用工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地工棚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工地用工棚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建筑工地大多会搭建较多的工棚,通过工棚提供工人的住宿,现有技术中的工棚包括顶棚和支撑装置,支撑装置为四个独立设置的支撑杆,其支撑力度较差,在顶棚承受压力的时候容易发生坍塌,存在安全隐患。
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5637659U)公开了一种建筑工地用棚顶支撑装置,通过大梁和支撑杆的配合进行支撑,具有较强的支撑能力,同时在大梁的两侧设置钢索,可以增加支撑杆与地面之间的配合紧实度,避免发生垮塌,使用安全可靠,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但是一般工棚都要搭设在泥土地上的,在下雨后,泥土地潮湿,使得内部的环境十分的脏乱,人们居住不适,不能很好的进行休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地用工棚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工地用工棚支撑装置,包括大梁和底座,所述大梁前后对称的设置有两块,大梁的下侧左右对称的设置有上固定座,大梁的下侧通过上固定座设置有支柱,所述底座的上侧设置有下固定座,支柱的下端设置在下固定座的内部,两个大梁的相对面对应的开始若干固定孔,对应的两个固定孔之间设置有上支撑杆,支柱的中部设置有滑套,左右对称的滑套之间设置有加强杆,支柱的内侧均设置有安装座,左右对称的两个安装座之间设置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内侧上部设置有放置槽,两个支撑梁的内侧下部开设有若干对应的且上端开口的固定槽,对应的两个固定槽之间设置有下支撑杆,前后两侧放置槽之间放置有若干块钢板,底座的下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下端设置有若干定位钉,支撑块的外侧下部设置有左右对称的限位槽,凹槽的内侧设置有与限位槽对应的限位腔,所述限位腔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端连接有与限位槽配合的滑块,滑块的外端设置有套设在连接杆上的回复弹簧,所述回复弹簧的外端与限位腔连接,连接杆的外端伸出底座并且设置有拉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柱的上端通过紧固螺栓与上固定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柱的下端通过下紧固螺栓与下固定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套与支柱之间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钢板的下侧与下支撑杆的上侧抵触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设置有下支撑杆和钢板,装置安装后,可以使得钢板形成地面,人们生活在钢板上,在阴雨天气时地面也不会潮湿,可以保证干爽,提高工人的生活环境,保证工人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本装置的支撑块和底座采用滑块和回复弹簧进行配合,只需要往外拉动连接杆即可完成拆卸,拆卸方便,使得本装置既可以在泥土地使用又可以在水泥地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钢板的安装结构图。
图3为支撑块和底座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晓春,未经李晓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04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