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水空中冷器的冷却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8751.3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4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周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安鼎鑫冷却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4 | 分类号: | B60K11/04;B60K11/06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37240 | 代理人: | 高强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中 冷却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冷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水空中冷器的冷却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尤其是欧V和欧VI排放法规的逐步实施,要求燃料在发动机中更好燃烧,以减少CO、CH和NOx的排放。现有技术中的中冷器通常为空冷空的中冷器,采用空气与增压后的高温空气进行热交换,而空气的比热容比较小, 导致空空中冷器的体积相对体积比较大;另一方面,传统空空中冷器与水箱散热器等组合成冷却模块,导致冷却模块空气侧阻力比较大,需要耗功比较大风扇来克服空气侧系统阻力实现冷却,这又与目前车辆冷却系统向轻量化,紧凑化方向发展相矛盾。另外从可靠性的角度看,随着排放法规的提高,中冷器的内侧进口空气的温度逐渐升高,目前增压空气温度已经要求达到200~220℃,这将对目前采用铝钎焊空空中冷器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在高达200~220℃的环境温度下,已经达到了铝材的蠕变温度,导致空空中冷器的可靠性严重降低,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发动机向大功率方向发展,发动机舱内各种换热器元件的布置更加紧凑,对各种换热器要求也更加高效。因而,对中冷器有了较高要求,空对空的中冷器并不能满足要求,从而限制了中冷器的应用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水空中冷器的冷却模块,以提高中冷器的冷却效率同时降低中冷器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带水空中冷器的冷却模块,包括相互固接的散热器和水空中冷器,所述水空中冷器的芯体通过挡板分为水冷部分和空冷部分,所述水冷部分包括堵头、固设于所述堵头顶部的中冷器芯体护板以及固设于堵头内的中冷器主片和水冷芯体,堵头的上、下面分别固设有伸至堵头内的进水口、出水口;所述散热器的上水室后部的出水管通过连接软管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散热器的下水室后部的回水管通过连接软管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散热器上水室、水空中冷器、散热器下水室通过连接软管形成一个水冷回路,通过与空冷的结合达到好的冷却效果,同时该模块体积较小,符合轻量化的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水冷部分设置在水空中冷器的高压空气进气口一侧,使进入中冷器的高温空气先经水冷部分,可使空气温度迅速降低,大幅提高了中冷器的冷却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水冷部分长度L1小于水空中冷器的芯体长度L的1/4。
作为优选,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伸入堵头的深度L4大于水冷部分的宽度L2的1/2,使冷却水能够在内部充分流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空冷与水冷结合,达到好的冷却效果,同时使进入中冷器气室的高温空气先经过该中冷器的水冷部分,能够使空气的温度迅速降低,大大的提高了中冷器的冷却能力,而且该结构在冷却模块内部实现不需增加其他额外设备,该水冷部分占用体积小基本上不会影响冷却模块的装配。该结构设计的水空中冷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中冷器冷却效果较差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该中冷器的冷却效果同时降低了中冷器的体积,扩大了该中冷器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散热器后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水空中冷器主视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3中A-A剖视图;
图中所示:
1、散热器,101、出水管,102、回水管,2、连接软管,3、水空中冷器,301、高压空气进气口,302、中冷器主片,303、芯体护板,4、水冷部分,401、进水口,402、出水口,403、挡板,404、堵头,405、前水室,406、水冷芯体,407、后水室,5、空冷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带水空中冷器的冷却模块,包括相互固接的散热器1和水空中冷器3,为方便拆装,本实施例中散热器1和水空中冷器3通过螺栓连接。
水空中冷器3的芯体通过挡板403分为水冷部分4和空冷部分5,水冷部分4长度L1小于水空中冷器的芯体长度L的1/4,水冷部分4的宽度L2与水空中冷器的芯体宽度H相等,且水冷部分4设置在水空中冷器3的高压空气进气口301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安鼎鑫冷却器有限公司,未经泰安鼎鑫冷却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87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