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客车风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8662.9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5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黄修瑞;龚瑾宇;王康;许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子江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武汉英康汇通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004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客车 风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风道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客车风道结构。
背景技术
客车作为现代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人们在对客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和环保性一如既往的保持着高度关注度的同时,对客车内部空间的采光性和过道的通过性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然而传统的客车风道安装方式通常是一侧固定在顶部,另一侧固定在侧围,具体为安装时风道底板与侧围上的乘客门、立柱装饰件等配合安装,风道灯带型材、挂铰链型材等与顶盖上顶风窗、扶手底座等配合安装,这种安装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1、由于顶盖骨架和侧围骨架上都需要止口,由于现阶段车身骨架采用合装工艺,合装后的顶盖骨架、侧围骨架与设计图纸会有或多或少的偏差,并存在每一台车都有偏差的情况,导致顶盖骨架和侧围骨架上风道固定止口相对距离难保证,影响最终风道安装的尺寸准确性。
2、传统风道在安装时需要与侧围、顶盖上的相关部件配合安装,使得安装调节量大,因此加大了车内内饰件的安装难度。
3、传统风道一般截面较大,占用车内空间多,使得车辆内部高度明显较低,因此影响通过性,乘客在车内视野也减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根据客车的整体布局在满足风道正常使用的基础上,对客车整车风道进行了创新,即将风道安装在客车车身顶部两侧,安装时只需同顶部的部件配合安装即可,这种风道结构设计工作量小,安装简便,且安装后释放客车两侧的空间,为乘客提供一个较大的视野范围和舒适的过道高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客车风道结构,包括顶盖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骨架的顶面上沿客车车身宽度方向设置有固定连接板,通过固定连接板固定连接有风道侧挡板和灯带底座,所述风道侧挡板的上端与固定连接板固定连接,下端可拆卸固定有风道检修门,所述灯带底座的一端与固定连接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渡连接板,所述风道检修门与过渡连接板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风道侧挡板和灯带底座与固定连接板通过自攻螺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风道侧挡板的下端通过螺钉或锁止机构与风道检修门连接, 通过锁止机构可以实现风道检修门的开启与关闭,锁止机构和风道检修门连接的位置设置有缓震垫片,可以保证车辆正常使用过程中的隔音减振效果,避免噪音的出现。
进一步地,所述风道检修门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风道侧挡板上设置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可以根据实际受力需要制作成形状不同的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灯带底座上还设置有灯带罩,灯带在灯带座内线束布置完成后通过灯带罩的遮挡避免了线束外漏,提升车内的美观性。
进一步地,所述风道检修门的底面与顶盖骨架之间的垂直距离H为180~190mm。
进一步地,在风道侧挡板和风道检修门的底面及侧面上都设置有出风口,这种多方向的出风方式保证了车厢的整体降温效果。
进一步,在所述风道检修门的底面上根据风道长度合理布置喇叭孔的位置,喇叭孔的位置可以在前期制作时就开好。
与现有的风道安装方式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结构全部安装在顶盖骨架上,上述方案中描述的是顶盖骨架上一侧的风道结构,在实际中顶盖骨架上往往是对称安装两组风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简化装配部位,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将风道固定止口集成到顶盖骨架上的方式,避免了合装工艺的误差,尺寸精度更容易控制,提高了作业精度。同时,将风道所有部件集中到大顶上安装,减少了其他部件所带来的干扰,降低了安装难度,因而可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2)提高车内视野,提升车辆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的风道安装在车顶部位,使得车身两侧采用透明玻璃从车身底部一直延伸到顶部的设计理念得以实现,大大提升车内视野;车厢布置也可以大大有别于传统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车辆美观性大大提升。
(3)增加车厢内高,提升过道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风道安装后占车内高度仅在180~190mm之间,而传统风道占车内高度一般在300-400mm之间,相对于传统风道,本风道有效增加了车厢内高,尤其在车辆后段,乘客的通过性和乘坐舒适性大大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客车风道结构的安装方式。
图2是图1中单侧风道结构安装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风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子江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武汉英康汇通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扬子江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武汉英康汇通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86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