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扁平线的绕线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028243.5 | 申请日: | 2017-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0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 发明(设计)人: | 徐赞;徐锦松;李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巨仁光伏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75/14 | 分类号: | B65H75/14;B65H75/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8 | 代理人: | 张建鹏 |
| 地址: | 215434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扁平 绕线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线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扁平线的绕线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发展,适应各种特殊需要的不同截面形状的线材被日益开放出来,扁平线就是其中之一。扁平线因后续加工或存储的需求,通常会以循环绕制的方式均匀绕设于绕线筒上。由于扁平线的剖面形状不同于常规的圆形横截面线材,绕线过程中容易发生绕线接触不够致密,相邻绕线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的问题,且扁平线表面较为光滑,相互间的摩擦阻力小。因此,在绕制或抽取扁平线时都必须相当注意,以避免绕线轮跌落而使绕制成形后的形状整体溃散,或者即使不整体溃散该扁平纱线拉动时也会有缠绕或张力不均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扁平线的新型绕线轮,以解决传统的绕线轮在跌落时绕线容易溃散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扁平线的绕线轮,其包括筒体、对称设置在所述筒体两侧的圆锥台形挡盘。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扁平线的绕线轮,其中,所述圆锥台形挡盘从远离所述筒体侧向靠近所述筒体侧直径逐渐减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扁平线的绕线轮,其中,所述圆锥台形挡盘的边缘设置为平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扁平线的绕线轮,其中,所述筒体的外圆周上设置有整数个凸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扁平线的绕线轮,其中,所述凸台的宽度及两个相邻的所述凸台之间的距离为所绕线的扁平线的宽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扁平线的绕线轮,其中,所述凸台的高度为所绕线的扁平线的厚度的二分之一的整数倍,优选为二分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绕线结构,其适用于以上所述任一项的用于扁平线的绕线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绕线结构,其中,所述绕线结构从远离所述筒体的一侧向靠近所述筒体的一侧直径逐渐减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绕线结构,其中,所述绕线结构的首层恰好铺满整个所述筒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绕线结构,其中,所述绕线结构为每经过5层就存在一个恰好铺满的层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绕线轮的挡盘设置为圆锥台形,由此绕线之后线材呈倒金字塔,在缠绕时可以使扁平线之间相互间隙少,接合密实,即使绕线轮不慎跌落等也不易发生形状溃散。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绕线轮在绕线之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利用现有技术的绕线轮绕线而成的绕线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绕线轮在跌落后其绕线结构的理想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绕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绕线轮在绕线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绕线轮绕线而成的绕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绕线轮在正向跌落后其绕线结构的理想状态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绕线轮在侧向跌落后其绕线结构的理想状态图;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进一步实施例的绕线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挡盘;
2 绕线;
3 筒体;
4 圆锥台形挡盘;
5 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绕线轮在绕线之后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该绕线轮包括筒体3、对称设置在筒体3两侧的挡盘1,该挡盘1为圆柱形,其直径不沿侧向而变化,所以在图1中显示为“矩形”。
扁平线被均匀绕在筒体3上之后,绕线结构如图2所示;当绕线轮不慎摔落时,如图3所示,可能发生间隙的每一层往一侧位移,使间隙变大,上层绕线卡入间隙中,从而造成绕线缠绕等问题。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扁平线的绕线轮包括筒体3,以及对称设置在筒体两侧的圆锥台形挡盘4,该圆锥台形挡盘4从远离筒体4的一侧向靠近筒体4的一侧直径逐渐减小。
参照图5和6所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绕线轮进行绕线时,绕线2的首层恰好铺满整个筒体3,每经过5层就存在一个恰好铺满的层面,绕线2宽度由内向外依次递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巨仁光伏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巨仁光伏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82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