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城疫抗体多滴度定量检测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7671.6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5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白邦华;张照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芬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69 | 分类号: | G01N33/569;G01N33/558;G01N33/57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8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办事***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城 抗体 多滴度 定量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城疫抗体多滴度定量检测盒。
背景技术
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禽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高热、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为特征。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危害养禽业的一种主要传染病。OIE将其列为A类疫病。新城疫病毒为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属的禽副黏病毒I型,病毒存在于病禽的所有组织器官、体液、分泌物和排泄中,以脑、脾、肺含毒量最高,以骨髓含毒时间最长,不同毒株对热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差异,该病毒对消毒剂、日光及高温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剂的常用浓度即可很快将其杀灭。鸡、鹌鹑易感,其中鸡最明显,病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可经消化道、呼吸道,也可经受伤的皮肤和泄殖腔粘膜侵入机体。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季较多,机场内的鸡一旦发生本病,可于4-5天内波及全群,对家禽饲主产生极大的经济损失。
现有的新城疫检测盒不能快速检测具体的新城疫浓度范围,不方便生活中的检测和使用。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城疫抗体多滴度定量检测盒,旨在解决现有的新城疫抗体检测装置不能定量检测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城疫抗体多滴度定量检测盒,包括外包装盒、检测卡和滴管,所述检测卡由上下两块塑料壳和壳内组件组成,上塑料壳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加样孔和观察窗,下塑料壳设有用于放置壳内组件的定位槽,所述壳内组件包括放置在定位槽的PVC底板、位于PVC底板上从左到右排列的样品垫、抗原垫、胶体金垫、NC膜、吸水滤纸,所述NC膜置于最下方紧贴PVC底板,所述NC膜的右侧设置有部分贴附在NC膜右侧部分紧贴PVC底板的吸水滤纸,所述NC膜的左侧设置有部分贴附在NC膜左侧部分紧贴PVC底板的胶体金垫,所述胶体金垫的左侧设置有部分贴附在胶体金垫左侧部分紧贴PVC底板的抗原垫;所述抗原垫的左侧设置有部分贴附在抗原垫的样品垫;所述NC膜从左侧起依次设置有第一测试线、第二测试线、第三测试线和控制线C,所述滴管、检测卡存放于外包装盒内。
进一步的,所述NC膜设置的第一测试线、第二测试线、第三测试线可用于定量测新城疫抗体1∶16/1∶32/1∶64三个血凝滴度。
进一步的,所述NC膜上的第一测试线、第二测试线、第三测试线三条检测线采用新城疫单克隆抗体划出,所述控制线C采用羊抗鼠IgG抗体划出的质控线。
进一步的,所述抗原垫上结合有新城疫病毒抗原,胶体金垫上结合有胶体金标记的新城疫单克隆抗体。
进一步的,所述样品垫正对加样孔,所述NC膜正对观察窗。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新城疫抗体多滴度定量检测盒,包含了快速检测的检测卡、滴管等,检测过程中无需额外设备,并且根据市场调查中客户对新城疫抗体1∶16/1∶32/1∶64三个血凝滴度的关注,创新设计了3条检测线,一次实验即可判定抗体水平在哪个滴度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城疫抗体多滴度定量检测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城疫抗体多滴度定量检测卡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一种新城疫抗体多滴度定量检测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芬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芬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76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