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管体及采用该管体的鞘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7140.7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70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马刚;龚杰;冯骥;郑江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心诺普医疗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B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11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采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管体,以及采用该管体的鞘管。
背景技术
目前,介入类诊疗鞘管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体介入诊疗手术中,通常需要借助各种不同结构的鞘管通过经皮穿刺,导引各种经血管介入类手术器械进入血管来建立患者体内病变部位与外界操作端的通道,或者导出病变部位的体液等,达到避免使用外科手术即可以到达病变部位的目的。
还有一种鞘管通过在管体外壁集成电极,即可实现导引作用,同时又能能够实现标测功能。电极的信号传导通常通过将导体预埋在管壁内来实现,导体头端透过管壁与电极连接,尾端通过尾线与电生理设备连接。导体预埋在管壁内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为将管体制作成双腔室结构,一个腔室专门用于放置导体,另外一个腔室用于导引手术器械进入血管,但这种结构的管体由于壁厚较大导致管体外径增大,不利于置入操作;另外一种方式为将导体与钢丝混合编织在管壁内,导体外表面具有绝缘层,且需能从视觉上区分导体与钢丝,后续才能对导体进行定位打孔,这种结构工艺较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现有技术中关于鞘管的结构,如CN201320656719.1公开了一种标测鞘管,所述管体具有远端和近端,所述管体的近端与手柄连接;所述管体包括内管和外管,在所述外管的远端设有电极,所述电极与导线连接;所述导线在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延伸。这种结构的内管和外管需要用胶粘接在一起,工艺复杂不容易实现牢固粘接;并且外管分为两段,电极粘在两段外管之间,表面容易不平整。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管体及其制备工艺以及采用该管体制成的鞘管。
发明内容
一种医用管体,为多层结构,其中一层为编织层,所述编织层由导电材料制成;管体的远端设有电极,编织层的远端部分与电极导通,编织层的近端部分与导线连接。
所述管体包括内管,所述内管的外部设有编织层,在编织层的外部设有外管。
所述管体的远端设有至少一个远端槽,所述远端槽沿圆周方向设置,所述远端槽内的编织层裸露,在远端槽内或远端槽外周设有电极,其通过导电胶固定到远端槽内或远端槽外周。
所述管体的远端为阶梯轴,在远端槽内环涂导电胶,电极穿入阶梯轴,直到与阶梯轴端面接触。
电极固定后,将所述外管的远端热加工形成尖端收口,电极的两端面被外管包裹,电极端面与管体结合处光滑、平顺、无凸起。
优选的,电极的外径与管体的外径相同。
所述管体的近端设有至少一个近端槽,所述近端槽沿圆周方向设置,所述近端槽内的编织层裸露,导线缠绕到近端槽内,通过导电胶固定。
一种采用上述医用管体制成的标测鞘管,包括管体和手柄,所述管体具有远端和近端,其为多层结构,包括编织层,所述编织层由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管体的远端设有电极,编织层的远端部分与电极导通,编织层的近端部分与导线连接;所述管体的近端与手柄连接。
所述管体包括内管,所述内管的外部设有编织层,在编织层的外部设有外管;所述管体的远端设有至少一个远端槽,所述远端槽沿圆周方向设置,所述远端槽内的编织层裸露,在远端槽内或远端槽外周设有电极,其通过导电胶固定到远端槽内或远端槽外周。
所述管体的远端为阶梯轴,在远端槽内环涂导电胶,电极穿入阶梯轴,直到与阶梯轴端面接触;优选的,电极固定后,将所述外管的远端热加工形成尖端收口,电极的两端面被外管包裹,电极端面与管体结合处光滑、平顺、无凸起;更为优选的,电极的外径与管体的外径相同。
所述管体的近端设有至少一个近端槽,所述近端槽沿圆周方向设置,所述近端槽内的编织层裸露,导线缠绕到近端槽内,通过导电胶固定。所述导线的近端通过手柄延伸出去与插头连接。
根据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医用管体,包括一层金属编织层,可提高管体刚性及传扭性能,同时又可以传递信号,管体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所示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管体10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的是固定电极11后的管体10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的是沿着A-A线的剖视图;
图4所示的是热加工后的管体10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将电极固定到管体10上的工艺流程图;
图6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标测鞘管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的是图6中I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心诺普医疗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心诺普医疗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71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滚边工具
- 下一篇:一种TIPS管头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