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线型结构航模机翼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7123.3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8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王仲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仲琦 |
主分类号: | A63H27/18 | 分类号: | A63H2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地址: | 330038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线型 结构 航模 机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模机翼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流线型结构航模机翼。
背景技术
航天模型,顾名思义是仿航天器外形制作的一种可回收模型,隶属于航空航天模型,是供运动用的一种不载人的飞行器,其动力为模型火箭发动机,即一种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由于航天模型多呈火箭状,故通称模型火箭。换句话说,模型火箭是指不利用气动升力去克服重力,而是靠模型火箭发动机推进升空的一种航空模型;它装有使之安全返回地面以便再次飞行的回收装置;为确保安全,它的结构部件必须由非金属材料制成。航空模型运动的生命力在于它的趣味性和知识性。亲手制作的航模翱翔蓝天、驰骋水面,往往会使青少年产生美好的遐想,激励他们不停地追求,参加这项活动还可以学到许多科技知识。现有航模机翼使用时产生震动较大,影响飞行效果,且没有扰流装置,不利于降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更实用的流线型结构航模机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线型结构航模机翼,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产生震动较大和没有扰流装置,不利于降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流线型结构航模机翼,包括机翼主体、缓冲层、固定螺栓和导流尾翼,所述机翼主体的左侧安装有前机翼,且前机翼的右侧固定有扰流板,所述扰流板和旋转轴相连接,且旋转轴的底侧安置有固定槽,所述缓冲层设置于固定槽的底侧,且固定槽的右侧镶嵌有信号传输装置,所述蓄电池安装于前机翼的末端,且蓄电池的外侧设置有后机翼,所述固定螺栓镶嵌于机翼主体的侧面,且固定螺栓的内侧安装有震动传导杆,所述导流尾翼固定于机翼主体的后侧。
优选的,所述机翼主体呈弧形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前机翼的厚度大于后机翼。
优选的,所述信号传输装置和蓄电池之间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流尾翼呈锯齿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流线型结构航模机翼结构简单新颖,机翼主体呈弧形状结构,可在飞行时减少空气阻力,从而减少航模所消耗的能量,并且前机翼的厚度大于后机翼,使得空气可从下至上产生推力,避免推力不足造成航模掉落的情况,飞行过程中机翼工作的状态可由信号传输装置进行传送,可在出现紧急情况时第一时间处理,震动传导杆的设计,能够分散机翼在飞行时产生的震动,保证飞行过程的稳定性,其扰流板可随旋转轴进行旋转升起,使得在降落时能够减少空气的扰乱,增加阻力,从而实现迅速下落,其导流尾翼呈锯齿状结构,使得空气流入后方能够聚集在一起,大大提高了机翼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翼主体,2、前机翼,3、扰流板,4、旋转轴,5、固定槽,6、缓冲层,7、信号传输装置,8、蓄电池,9、后机翼,10、固定螺栓,11、震动传导杆,12、导流尾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流线型结构航模机翼,包括机翼主体1、前机翼2、扰流板3、旋转轴4、固定槽5、缓冲层6、信号传输装置7、蓄电池8、后机翼9、固定螺栓10、震动传导杆11和导流尾翼12,机翼主体1的左侧安装有前机翼2,且前机翼2的右侧固定有扰流板3,机翼主体1呈弧形状结构,可在飞行时减少空气阻力,从而减少航模所消耗的能量,扰流板3和旋转轴4相连接,且旋转轴4的底侧安置有固定槽5,缓冲层6设置于固定槽5的底侧,且固定槽5的右侧镶嵌有信号传输装置7,蓄电池8安装于前机翼2的末端,且蓄电池8的外侧设置有后机翼9,信号传输装置7和蓄电池8之间为电性连接,前机翼2的厚度大于后机翼9,固定螺栓10镶嵌于机翼主体1的侧面,且固定螺栓10的内侧安装有震动传导杆11,导流尾翼12固定于机翼主体1的后侧,导流尾翼12呈锯齿状结构,使得空气流入后方能够聚集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仲琦,未经王仲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71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