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扩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7016.0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5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刘邯涛;张超;王晓璋;朱纪刚;杨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1/02 | 分类号: | B21D4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108 | 代理人: | 何锐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设备领域,特别是管材设备整形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扩径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扩径装置采用“拉”扩的方式,通过驱动装置将锥形拉杆拉回进行整圆扩径,这种整圆装置结构庞大,为了能将庞大的外锥头放进管材口径内部,只能用与大口径的管材;为了让庞大的整圆头在整圆扩径完成后能够回到原来初始位置,需要给每种整圆头单独提供动力驱动;为了适应管材的各种规格,整圆头每种规格对应一种整圆模具,模具需要许多种。正是因为如此,传统的扩径装置的结构相对复杂,模具规格、数量多,成本相对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扩径装置的结构复杂,模具规格、数量多,成本高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扩径装置,包括回弹装置、整圆头、推杆、机架、驱动装置,所述的回弹装置连接整圆头,整圆头套接于推杆,推杆连接驱动装置,整圆头、推杆和驱动装置均连接在机架上。
所述的回弹装置为网状环形回弹装置和径向回弹装置,网状环形回弹装置安装于整圆头的头部,径向回弹装置安装于整圆头尾部的径向位置。
所述的网状环形回弹装置包括环形弹簧、径向牵引弹簧和中间环形连接环,所述的整圆头端部以中心轴为圆心开设环形沟槽和径向孔,环形弹簧和径向牵引弹簧分别位于环形沟槽和径向孔内,环形弹簧和径向牵引弹簧通过中间环形连接环相互连接。
所述的径向回弹装置包括弹簧和内撑导向杆,弹簧连接内撑导向杆,内撑导向杆连接整圆头内部的导向块。
所述的整圆头中心轴线和推杆的中心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的整圆头为多瓣结构,多瓣结构的每瓣外部均设置一个径向回弹装置。
所述的整圆头为阶梯状,所述的推杆为锥形推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扩径装置,包括回弹装置、整圆头、推杆、机架、驱动装置,所述的回弹装置连接整圆头,整圆头套接于推杆,推杆连接驱动装置,整圆头、推杆和驱动装置均连接在机架上,因此,该扩径装置结构轻便小巧,结构简单,成本大大降低,模具数量减少一半。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扩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网状环形回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径向回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回弹装置;2、整圆头;3、推杆;4、机架;5、驱动装置;6、网状环形回弹装置;7、径向回弹装置;8、环形弹簧;9、径向牵引弹簧;10、中间环形连接环;11、环形沟槽;12、径向孔;13、弹簧;14、内撑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扩径装置,包括回弹装置1、整圆头2、推杆3、机架4、驱动装置5,所述的回弹装置1连接整圆头2,整圆头2套接于推杆3,推杆3连接驱动装置5,整圆头2、推杆3和驱动装置5均连接在机架4上;所述的推杆3为锥形推杆。
扩径装置主要功能为通过驱动装置5可以使得推杆3轴向前进,在推杆3轴向前进时,将整圆头2均匀向圆周扩径开,整圆头2轴向推动实现了对管材的整圆及扩径功能,将管材整圆扩径至要求的尺寸;当驱动装置5使得推杆3轴向后退时,回弹装置1将整圆头2紧密的贴合在推杆3上,使其回到初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扩径装置采用了“推”扩方式,机架为整个扩径装置的支架,通过推锥形推杆3进行整圆扩径,这使得整圆头2的结构小巧轻便了很多,因此本整圆装置能够适用于口径更小的管材整圆扩径,结构简单,成本大大降低。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的回弹装置1为网状环形回弹装置6和径向回弹装置7,网状环形回弹装置6安装于整圆头2的头部,径向回弹装置7安装于整圆头2尾部的径向位置。
回弹装置用来配合整圆头2回位,整圆头2在驱动装置和推杆的作用下,将分成多瓣结构的整圆头2按照推杆的斜度进行比例扩大,当推杆回退时,如果没有回弹装置,多瓣结构的整圆头2部分就不能正常回到初始位置,传统的回弹装置在整圆头2的径向上设计有6~12个油缸,该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在使用中容易产生整圆头2卡阻,不能回到初始位置的现象,也不利于整圆头2旋转;我们设计的回弹装置采用在整圆头2径向和整圆头2头部双回弹的弹力装置,本装置不需要外界动力,结构简单,由于在整圆头2头部增加了回弹力,避免了由于整圆头2过长产生的扭矩导致整圆头2在运动卡槽内卡阻、甚至卡死不动的情况发生,使得整圆头2的旋转过程大为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未经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70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控制装置
- 下一篇:用于自动驾驶的预瞄横向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