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烧机燃油喷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6967.6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6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聂荣臻;蔡舒旻;陈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主分类号: | F23D11/38 | 分类号: | F23D11/38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52 | 代理人: | 倪青华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 燃油 喷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燃烧器的燃烧机燃油喷头结构。
背景技术
燃油燃烧机是利用煤油、酒精等液体燃料燃烧进行加热的设备,相较于传统锅炉加热的方式具有环保、高效等特点。随着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其市场应用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燃烧机燃油喷头结构是燃油燃烧器中的核心零部件,具有混合及雾化空气与燃烧介质、控制喷射火焰形状的效果,而雾化效果直接决定了燃烧剂与空气的混合程度、燃烧效率、烟气排放成分及设备的使用寿命,而火焰形状决定了加热区域大小、加热区域受热的均匀性和加入效果。受技术条件限制,燃烧机燃油喷头结构长期依赖进口,产品的产能和新产品的研制和标准化都严重受制与上游喷头制造厂商。目前市场上国产喷头在使用效果上和进口厂商的在使用性能上有较大差距,其雾化颗粒大,空气与燃烧介质混合不充分,燃烧效率低,有较大的烟气排放产生,易在排放口和火焰喷射表面形成积碳,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和热传导,降低了热效率,浪费了燃料,同时导致产生较多的烟气排放,对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
目前,燃烧机燃油喷头结构对燃油进行雾化的传统方法主要有压力雾化法、机械雾化法和气动雾化法三类。
其中压力雾化烧嘴是靠燃油自身的压力转化为喷射动能,通过液膜或液柱受空气的剪切扰动而使燃油雾化,优点是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缺点是当负荷变小时雾化颗粒度及平均尺寸迅速增加燃烧效率降低且小流量烧嘴易堵塞和结焦。
机械雾化烧嘴是将燃油的机械能转化为雾化能量,此方法对机械能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喷头具有非常高的转速才能提供雾化所需的剪切力。
气动雾化是利用空气或蒸气的高速运动对液膜或液柱进行撞击、剪切、旋转。气液两相产生相对高的相对速度来实现破碎雾化,气动雾化烧嘴的优点是调节范围广、雾化性能好,缺点是雾化能量利用率低、雾化气用量大、且高粘度的重柴油、重渣油、水煤浆不能高效燃烧的要求。
而现在国际上一线厂商采用的是被称为第三代雾化技术的气泡雾化法,其工作原理为在喷嘴中的特殊结构的通道中注入压缩空气或蒸气,使之在燃油中形成数量巨大的气泡,气泡经运动、变形、加速等一系列过程后至喷嘴出口处破碎,从而形成液滴非常小、尺寸均匀度大的液雾。
此外,按油流与雾化介质的相对流向可分为直流式、涡流式和交流式三类雾化喷头,目前国内对于直流式雾化的研究比较多,对于其余两种方式的雾化机理及理论的研究尚处于研究中,无较为权威和统一的理论体系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效果好,能量利用率高的燃烧机燃油喷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烧机燃油喷头结构,包括具有进油通道的进油本体、进油本体的一端具有上端为锥形的翅边凸台,所述翅边凸台具有与进油通道相贯通的混合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本体的侧面均布开有多个与进油通道相通的次级进油通道,所述锥形的翅边凸台上开有多个与进油通道呈锐角夹角α的气体通道;且锥形的翅边凸台的外表面开有与多个气体通道相通的多个导向斜槽,所述多个导向斜槽的朝向相同。本实用新型的燃烧机燃油喷头结构,通过进油通道进油,再由次级进油通道从进油通道的斜侧方进油,两路通道形成漩涡和形成大量的气泡,然后气泡在高压气体的带动下喷出喷嘴,在喷出的过程中,气泡发生破碎,破碎的气泡形成大量高速运动、大小均匀的细小雾化液滴进入燃烧区域,从而发生充分的燃烧。
优选的,所述混合室的截面为梯形,且所述混合室的口径从靠近进油通道端向外侧扩大。
优选的,所述锥形的翅边凸台上还均布开有多个气体泄压孔,且每个气体泄压孔通过对应的多个斜孔与混合室相通。
优选的,所述次级进油通道为斜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高压气体在气泡出口处形成涡流,利用涡流中心的负压将气泡从气泡腔室内吸出,然后在喷头的喷嘴附近发生破碎,并高速飞离碰头进入燃烧区域以达到雾化效果好,能量利用率高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仰视图;
图4为图1的A-A方向剖视图;
图5为图3的B-B方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未经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69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引射式中心补氧微粒雾化喷头
- 下一篇:一种垃圾综合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