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烟雾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6055.9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1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林华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凯德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14 | 代理人: | 孟凡臣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烟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香烟对人体健康具有很大的危害,同时,所产生的烟雾会对大气环境和室内环境造成污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以及避免对香烟的过度依赖,电子烟应运而生。
电子烟又称电子香烟,主要用于戒烟和替代香烟。外形与味道均与普通的香烟近似,甚至比普通的香烟多出很多味道,同时,它能像普通香烟一样吸出烟雾和味道来,达到与吸普通烟相似的感觉。
电子烟中的重要部件是雾化器,现有的雾化器普遍存在加热慢,烟油雾化效果差,进而导致口感差、烟雾量小且不醇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烟雾化器,以达到提高加热速度和烟油雾化效果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包括吸嘴和螺纹座,所述吸嘴和所述螺纹座之间设有玻璃罩,位于所述玻璃罩内的所述吸嘴上螺纹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远离所述吸嘴的一端紧密配合有套管,所述套管远离所述进气管的一端紧密配合有支撑座;
所述支撑座远离所述套管的一端与延伸至所述玻璃罩内的所述螺纹座相抵;所述进气管、所述套管和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玻璃罩之间形成用于盛装烟油的空腔;
位于所述吸嘴和所述支撑座之间的所述套管内设有发热管;所述吸嘴、所述进气管、所述发热管、所述支撑座和所述螺纹座上均设有进气通道,所有所述进气通道均相互连通;
所述支撑座与所述螺纹座之间还设有横贯所述进气通道的第一发热丝,所述第一发热丝为中空结构并与所述发热管同步进行工作。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发热管包括两层耐高温薄膜,两所述耐高温薄膜之间设有第二发热丝,两所述耐高温薄膜通过高温工艺形成一体结构;所述发热管为筒形发热管。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发热管包括单层的耐高温薄膜,所述耐高温薄膜上粘接有第二发热丝;所述发热管为筒形发热管。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发热管包括单层的耐高温薄膜,所述耐高温薄膜上嵌装有第二发热丝;所述发热管为筒形发热管。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发热管为第二发热丝制造而成的筒形发热管。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进气管上设有向所述支撑座方向延伸的锥形部,所述进气通道延伸至所述延伸部内;
所述发热管的一端与所述锥形部紧密配合,所述发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座顶靠。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烟雾化器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吸嘴和支撑座之间的套管内设有发热管,支撑座与螺纹座之间还设有横贯进气通道并与发热管同步进行工作的第一发热丝,从而在工作中,第一发热丝和发热管同时通电并进行发热,发热管产生的热量会传递至进气管、支撑座和套管上,进而实现进气管、支撑座、套管和第一发热丝同时对空腔内的烟油进行加热,大大提高了加热速度和对烟油的加热效果,进而使烟油充分雾化,有效提高了雾化效果;当进行吸气时,雾化后的烟油随气体并通过进气通道进入人的嘴中,口感好,同时,产生的烟雾量大且醇正。
由于发热管包括两层耐高温薄膜,两耐高温薄膜之间设有第二发热丝;或者,耐高温薄膜为单层,第二发热丝粘接或在嵌装耐高温薄膜上,采用该发热管发热效果好、功耗小、且成本低。
由于发热管为第二发热丝制造而成的筒形发热管,从而通过该结构大大提高了发热管的制热效果。
由于进气管上设有锥形部,发热管的一端与锥形部紧密配合,另一端与支撑座顶靠,从而通过发热管与锥形部的配合,不仅保证了发热管与进气管的进气的紧密配合,而且,通过锥形部便于发热管与进气管的快速装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图1中发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吸嘴;2-螺纹座;3-玻璃罩;4-进气管;401-锥形部;5-套管;6-支撑座;601-第一发热丝;7-发热管;701-耐高温薄膜;702-第二发热丝;8-进气通道;9-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凯德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凯德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60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