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火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5868.6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5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尹旭红;张彩霞;戴尚莉;刘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贝思特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3/18 |
代理公司: | 浙江英普律师事务所33238 | 代理人: | 陈小良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电厂 脱硫 废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尤其是应用于火力发电厂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火电厂基本都配套安装了烟气脱硫装置,其中绝大部分采用的是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该工艺技术成熟、运行可靠、脱硫效率高,但该系统会产生一定量的脱硫废水,必须加以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如何处理脱硫产生的废水,实现零排放是很多电厂的目标。
现有技术中对于脱硫废水通常利用化学试剂处理,其系统组成包括有脱硫废水箱、pH调节箱、化学反应箱、絮凝箱、澄清池净化箱等。在此工艺系统中,废水箱主要是容纳排放的脱硫废水,再通过废水泵的吸收输送到pH调节箱中,并在其中加入碱性的石灰乳浆,使其pH保持在9-10,此时废水液中的游离氟及部分重金属离子便形成了难溶物;然后在化学反应箱中,通过与硫化物的反应,可将全部重金属离子从水溶液中沉淀出来;絮凝箱主要是为将己前面工艺得到的难溶物在絮凝剂助凝剂的作用下凝聚成矾花,进而便于在澄清池中进行过滤;待过滤后的废水在净化箱中将其pH调节到6—9便可排出,而己沉淀的污泥则可通过脱水机脱水作业,从而形成泥饼处理。
然而此工艺技术受化学反应物质的局限性,药剂费用大,并且无法将有机物、氯离子等溶质进行处理,废水中的离子的去除效果并不理想,不能达到废水淡化,废渣零排放的技术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一种火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蓄水调节池、絮凝软化装置、多介质过滤器、氧化单元、膜处理单元、缓冲池、深度处理系统和蒸发结晶区;
其中,废水的出口与蓄水调节池的进口连接;
蓄水调节池的出口与絮凝软化单元的进口连接;
絮凝软化装置的出口与多介质过滤器的进口连接;
多介质过滤器的出口与氧化单元的进口连接,氧化单元依次包括臭氧催化氧化装置和活性炭滤床,氧化单元的出口与膜处理单元的进口连接;
膜处理单元依次包括超滤装置、纳滤装置、海水反渗透装置、均相膜电渗析装置和脱碳脱氨处理装置,脱碳脱氨处理装置的出口与缓冲池的进口连接,缓冲池的出口与蒸发结晶区的进口连接;
海水反渗透装置的浓缩水出口与均相膜电渗析装置连接,另一个淡水出口与工业水系统连接。
作为优选,超滤装置具有两套超滤系统串联,超滤装置设有一个浓水排出口,产水的回收比为0.907。
作为优选,纳滤装置具有两套纳滤系统,分别为一级纳滤系统和二级纳滤系统,一级纳滤系统的一个二价离子浓缩水出口与蓄水调节池连接,另一个一价离子浓缩水出口与二级纳滤系统连接;二级纳滤系统的一个一价离子浓缩水出口与海水反渗透装置连接,另一个二价离子浓缩水出口与一级纳滤装置的进口连接。
更进一步地,均相膜电渗析装置采用浓、淡水半循环形式连接,淡水、浓水出水均采用溢流方式。
更进一步地,脱碳脱氨处理装置适用于出水CO2<2ppm,出水NH3<5ppm。
本系统中超滤装置的回收比为0.907,二级纳滤装置回收比可以达到75%,海水反渗透装置的回收比达到55%。经本实用新型处理产生的淡水进入工业水系统,固体产物经蒸发结晶后存储外运。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处理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和有机物,而且能够处理废水中氯离子等非金属离子、有机物,大幅度提高了淡水的回收比,减少了循环水的消耗量,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同时降低了化学药剂的消耗量,降低了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贝思特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贝思特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58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