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升式塔架回转吊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5418.7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4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梓鲁;陈飞鹏;贾斌;吴勇;李力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建投第十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3/16 | 分类号: | B66C2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式塔架 回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升式塔架回转吊。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各行业的快速发展,新建及改造项目不断向大规模化方向发展,配套装置的塔架越来越多;同时,伴随着建设单位对建设周期要求越来越短的愿望,高质量、保安全、快节奏的对塔架进行顺利安装成为了对承接项目的安装行业的一个新要求。
由于大型塔架具有高耸、几何形状多、变截面的特点,决定了一般只能采取现场分段制作、吊装、安装的方式,如采用传统的现场组对为整体的桅杆吊装方式,施工周期较长,已不能满足快节奏的安装要求,特别是百米以上的塔架;如采用大型吊装机械设备进行整体吊装,首先,受施工现场条件限制,对高大重塔架的地面组对质量控制、安装成为一个难点;其次,大型吊装机械在我国还不太多,难以完全满足吊装要求,或吊装费用非常高。而采用分段制作拼装、立式组对安装的工艺方法对施工现场进行高、大、重塔架组对安装能快速、优质、经济合理的解决此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在施工场地狭小的情况下,使用吊装机械设备相对要小得多,吊装台班数少、费用低的自升式塔架回转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升式塔架回转吊,包括中心筒、桅杆、副杆、钢丝绳以及吊钩,中心筒顶部设置有桅杆与副杆,桅杆与副杆末端相连接,桅杆与副杆顶端通过钢丝绳连接,钢丝绳末端连接吊钩,中心筒上设置有人孔以及封板,封板上方设置有支座。
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塔架的结构特点,制作一根φ1520mm×6mm,长17m钢板卷管作为中心筒支架,为方便安装及拆除中心筒从中间分为两段用法兰连接。用吊车将下段中心筒中心筒吊入塔架,对中后采用牛腿与塔架横梁连接固定稳固,再将上段吊入塔架与下段连接固定好。中心筒下部低于塔架平台500mm,上部高出6500mm。中心筒顶部立一根Φ219×10高6m无缝钢管作为桅杆,一根Φ159×10长6m的无缝钢管作副杆。安装顶部平台、回转吊机构及自行提升装置。桅杆底部安设两付平面推力球轴承,用特制螺母及锁紧螺母将轴承、桅杆固定在中心筒顶板上。为防桅杆倾覆,设三组支座与封板连接;支座各设一组滚轮延中心筒顶部设底板一圈园形轨道运行。桅杆与副杆能360度旋转,副杆可自由变幅完成吊装工作。
采用自升式回转吊单根吊装,组装好一层焊接完毕后,回转吊提升一层高度,再吊装一层,如此循环直至完成。
将副杆及附属操作平台折叠、收拢,利用悬挂手动葫芦把回转吊降至最上层塔架横杆以下。挂滑轮用卷扬机将回转吊放至地面再分部拆除。
进一步优选,所述桅杆与副杆连接处设置有旋转件,用于调整吊钩角度及高低。
进一步优选,所述中心筒与封板连接处设置有固定螺栓,对中心筒实施固定,防止其倒塌或倾斜。
进一步优选,所述中心筒外缘与封板连接处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一端设置有调整丝杠、定位杆以及抱箍,定位杆上设置有若干定位孔且定位孔与调整丝杠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吊装施工安全风险低,工成本低、经济性好,对施工场地要求低,因此,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便于广泛推广普及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中心筒与封板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中心筒外缘与封板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如图1~3所示的一种自升式塔架回转吊,包括中心筒1、桅杆2、副杆6、钢丝绳3以及吊钩9,中心筒1顶部设置有桅杆2与副杆6,桅杆2与副杆6末端相连接,桅杆2与副杆6顶端通过钢丝绳3连接,钢丝绳3末端连接吊钩9,中心筒1上设置有人孔8以及封板4,封板4上方设置有支座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建投第十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建投第十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54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23-00 起重机,主要由一根梁、臂架或起悬臂作用的三角构架组成,并且安装成能在垂直或水平平面内作移动或摆动,或者两种运动一起进行,如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塔式起重机
B66C23-02 . 悬臂安装成只可用来回转而不能调节且不能变幅的
B66C23-04 . 在作业中悬臂的有效长度可变化的,如径向位置可变的,可伸展的
B66C23-06 . 悬臂安装成可变幅的或俯仰运动的
B66C23-16 . 悬臂支承于立柱上的,如支承在下端安装成可回转的塔架上
B66C23-18 . 专门适用于特定地区或特殊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