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粱病虫害防治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025380.3 | 申请日: | 2017-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0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 发明(设计)人: | 梁笃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M7/00 | 分类号: | A01M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30 | 代理人: | 陈敏 |
| 地址: | 0306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粱 病虫害 防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粱病虫害防治的装置,属于高粱病虫害防治的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高粱别称蜀黍、芦粟等,性喜温暖,抗旱,耐涝,按性状及用途可分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等类,中国栽培较广,以东北各地为最多,食用高粱谷粒供食用、酿酒,糖用高粱的秆可制糖浆或生食;帚用高粱的穗可制笤帚或炊帚;嫩叶阴干青贮,或晒干后可作饲料;颖果能入药,能燥湿祛痰,宁心安神,属于经济作物。
高粱螟虫、蚜虫、粘虫、地下害虫是我国高粱生产区经常发生的主要虫害,一般减产15%左右,严重发生时减产30%以上,除选用抗病品种外,适当药剂防治是获得高产、稳产的保证。
现在对于病虫害的防治都是采用集中喷洒药物的方式,但是这样操作费时费力,而且浪费农药,如果喷洒范围过大,更是很难完成,并且,在没有人员操作的情况下,这些动作更是很难完成,但是现在没有相对比较方便的病虫害防治装置出现,这是很麻烦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高粱病虫害防治的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于高粱病虫害防治的装置机械化程度低,实用性差,操作费时费力,而且浪费农药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粱病虫害防治的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农药罐与喷药罐,所述农药罐一侧设有出药管,所述出药管一侧连接喷药罐,所述喷药罐内嵌套连接压水活塞,所述压水活塞顶部铰接活塞杆,所述活塞杆顶部通过转轴连接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中心处通过轮轴连接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中心处转轴连接小型风车,所述转轮轴上还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侧固定连接农药罐,所述压水活塞底部一侧连接挡水板,所述喷药罐一侧连接喷药管,所述喷药管一侧连接喷药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底部四周设有万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农药罐顶部设有加药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小型风车的扇叶数量为四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喷药头上设有毛细喷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水活塞与喷药罐内壁接触两侧设有橡胶层,所述挡水板接触所述喷药罐的连接出药管一侧。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用于高粱病虫害防治的装置可以方便的放置于高粱地中,利用田间的风力带动小型风车转动,从而使主动轮与从动轮旋转,最后使压水活塞将喷药罐内的农药喷洒出去,由于风力使药雾在田间充分洒落,进行病虫害防治,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图。
图中:1、底座;2、农药罐;3、喷药罐;4、出药管;5、压水活塞;6、活塞杆;7、转轴;8、从动轮;9、轮轴;10、主动轮;11、小型风车;12、支撑杆;13、挡水板;14、喷药管;15、喷药头;16、加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53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