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相加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5209.2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6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易险峰;周勇;吴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洲坝易普力重庆力能民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6B21/00 | 分类号: | C06B21/00;G05D2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垫***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加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乳化炸药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油相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乳化炸药是泛指一类用乳化技术制备的使氧化剂盐类水溶液的微滴,均匀分散在含有分散气泡或空心玻璃微珠等多孔物质的油相连续介质中,形成一种油包水型(W/O)的乳胶状含水工业炸药。目前,乳化炸药以其优异的性能——良好的爆炸性能、生产相对安全、成品感度较低等——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般而言,乳化炸药的油相可由复合乳化剂和复合乳化蜡组成。此类产品多是简单地将复合乳化剂与复合蜡熔化在一起再冷却成形,所得到的复合油相在冬天为固体,夏天则为半固体半糊状物。因此,冬天需较长时间对复合油相进行预熔化,而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燃煤锅炉加热水只有,通过热水对复合油相进加热融化。
然而,采用燃煤锅炉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不环保,且换热效率低;而且由于炸药厂家多位于偏远地区,燃煤运输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相加热系统,该系统采用电加热方式,经济环保,换热效率更高,能够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油相加热系统,其关键在于:包括储油罐、用热设备、输送泵以及电加热设备,所述储油罐上设置有用于补充导热油的加油口,在所述储油罐的底部还连接有膨胀管道,该膨胀管道还连接至所述输送泵,所述电加热设备的出油口通过供油管道与所述用热设备的进油口相连,所述用热设备的出油口通过回油管道与所述输送泵连接,该输送泵还通过管道连接至电加热设备的进油口。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供油管道上还连接有排气管道,且该排气管道连接于供油管道的最高点。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排气管道上连接有第一阀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供油管道的两端连接有第二阀门与第三阀门,且第二阀门靠近所述电加热设备设置,在所述回油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四阀门与第五阀门,其中第四阀门靠近所述输送泵设置,所述膨胀管道与靠近第四阀门的回油管道相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第四阀门与输送泵之间还设置有排污管道。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输送泵与电加热设备一体设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电加热设备内设有至少两组加热管,加热管之间相互独立且通过输油管道相连。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储油罐的上部还连接有溢流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采用电加热方式对油相熔蜡槽进行加热,使其中的复合油相熔化,相较于传统技术,更加清洁环保,且换热效率更高,并有效的省去了运输成本,给生产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成本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管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油相加热系统,包括储油罐1、用热设备2、输送泵3以及电加热设备4,所述储油罐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补充导热油的加油口5,在所述储油罐1的上部连接有溢流管道16;在所述储油罐1的底部还连接有膨胀管道8,该膨胀管道8还连接至所述输送泵3,所述电加热设备4的出油口通过供油管道6与所述用热设备2的进油口相连,所述用热设备2的出油口通过回油管道7与所述输送泵3连接,该输送泵3还通过管道连接至电加热设备4的进油口。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所述供油管道6上还连接有排气管道9,且该排气管道9连接于供油管道6的最高点,在所述排气管道9上连接有第一阀门10。
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在所述供油管道6的两端连接有第二阀门11与第三阀门12,且第二阀门11靠近所述电加热设备4设置,在所述回油管道7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四阀门13与第五阀门14,其中第四阀门13靠近所述输送泵3设置,所述膨胀管道8与靠近第四阀门13的回油管道7相连接;在所述第四阀门13与输送泵3之间的回油管道7上还设置有排污管道15。
而在具体实施时,若为了实现自动化控制,可将所述第一阀门10、第二阀门11、第三阀门12、第四阀门13与第五阀门14选为电控阀门,从而可根据导热油的温度、压力实现自动化控制。
为了减小设备体积,所述输送泵3与电加热设备4一体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洲坝易普力重庆力能民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葛洲坝易普力重庆力能民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52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肥生产车间用抛丸系统
- 下一篇:一种ε‑己内酯精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