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缓速器固定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4598.7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4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勇进;朱俊;施千里;黄禧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乐玛汽车制动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7/28 | 分类号: | B60L7/28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31273 | 代理人: | 刘民选 |
地址: | 2013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速器 固定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速器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电涡流缓速器是一种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实现无接触制动的辅助制动装置,能够承担车辆行驶时85%的制动能量,有效的提高了行驶车辆的制动性能,延长了主制动的使用寿命,使车辆运行更加安全。目前电涡流缓速器普遍应用在客车及卡车上,安装位置有变速箱端、后桥端以及传动轴。
图1是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一种缓速器安装结构。如图所示,该电涡流缓速器01的安装位置为传动轴,并通过缓速器安装支架固定于车辆车架02上,该缓速器安装支架与车辆车架02的外侧相互固定连接。其中,该缓速器安装支架包括T形支架03、L形支架04、橡胶软垫05,该T形支架03和L形支架04相互固定连接,橡胶软垫05位于两者之间,同时,T形支架03与缓速器01固定连接,L形支架04与车辆车架02固定连接。现有技术中,缓速器固定支架与车辆车架外侧连接的固定形式,缓速器固定支架的选用受限于车辆车架的横向宽度,较单一固化,无法自由调节,并且,当车辆车架的横向宽度过大时,会导致缓速器固定支架受力悬臂过长,此种情况下,车辆行驶过程中易产生共振现象,导致固定螺栓、橡胶软垫等零部件的损坏。
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新的缓速器固定支架,以消除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是业内相关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项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因缓速器固定支架受力悬臂过长所导致的共振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可靠性强并且可以自由调节的缓速器固定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缓速器固定支架,包括一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用于将一缓速器固定于一车架上,所述缓速器固定支架还包括一可调节支架,所述可调节支架位于所述车架和所述连接支架之间,所述连接支架通过所述可调节支架与所述车架相互连接固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支架包括一第一连接支架和一第二连接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通过一紧固件相互连接固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呈L形。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支架呈T形。
更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为一螺栓螺母。
更进一步地,所述缓速器固定支架还包括一橡胶软垫,所述橡胶软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相互固定连接处。
更进一步地,所述可调节支架具有一长圆孔,用于放置固定所述可调节支架和所述车架的一固定件。
更进一步地,所述可调节支架呈U形。
更进一步地,所述可调节支架内置于所述车架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车架内置于所述可调节支架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第一、缩短了缓速器固定支架受力悬臂的长度,有效减少了因缓速器固定支架受力悬臂过长引发的共振现象;第二、内置于车辆车架内的可调节支架可以自由调节与车辆车架的连接位置,从而调整缓速器固定支架受力悬臂的长度,具有更强的可适用性。
附图说明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实用新型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图1是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一种缓速器安装结构;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缓速器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可调节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将本实用新型理解成并不局限于以下描述的这种实施方式,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理念可以与其他公知技术或功能与那些公知技术相同的其他技术组合实施。
在以下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中,为了清楚展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外”、“内”、“向外”、“向内”、“轴向”、“径向”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速器固定支架,有效解决车架过宽导致悬臂过长的安装问题,补充了现有技术中车架车架外侧安装方式的局限性,缓速器固定支架空间可调性增加。从安装的角度规避了共振现象产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缓速器及其应用件的使用可靠性。
下面结合附图2-3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乐玛汽车制动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泰乐玛汽车制动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45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散热器
- 下一篇:独立新风型地板嵌入式对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