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裙带菜海上栽培养殖苗绳清杂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3763.7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2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剑波;张喜昌;王厚春;郭毅;张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宝渔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3/00 | 分类号: | A01G33/00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21220 | 代理人: | 王廉 |
地址: | 116045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裙带菜 海上 栽培 养殖 苗绳清杂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污机械,特别是一种裙带菜海上栽培养殖苗绳清杂器。
背景技术
裙带菜是一种重要的大型经济海藻,具有很高的经济、药用价值,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含有褐藻酸、甘露醇、褐藻糖胶、高不饱和脂肪酸、岩藻黄素、有机碘、甾醇类化合物、膳食纤维等多种具有独特生理功能的活性成分。在裙带菜海上浮筏栽培养殖的初期,由于苗绳上裙带菜幼苗较小,且苗绳上海头红、绿菜等污损生物的附着生长,与裙带菜幼苗竞争生长所需营养盐,抑制了裙带菜幼苗的生长速率,使其生长缓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对苗绳进行清理,传统的清理方法是养殖工人用手一点点扯掉,费时费力,清理效率低,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快速、高效地将养殖苗绳上的污损生物清除,以保证裙带菜幼苗正常生长的清杂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裙带菜海上栽培养殖苗绳清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杂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刮片1,在每个刮片1的外侧都连接有刮片座2,在刮片座2上设置有绳套3,所述的两个刮片1通过转轴4相互铰接,并且在转轴4上方的刮片1上还开设有半圆刮孔5,两个半圆刮孔5能够合并形成一个圆形刮孔,并且所述圆形刮孔的直径范围是25-27mm。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裙带菜海上栽培养殖苗绳清杂器,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针对传统的人工摘除苗绳上附着生物所造成的耗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下,清理效果差等问题,设计出一种特殊的清杂器结构,该清杂器在并拢后,其上的圆形刮孔恰好与养殖苗绳的直径相匹配,操作人员只需要让清杂器在沿着苗绳的轴向反复运动,便能够快速、有效地将附着在苗绳表面的生物清除,可以大大提高清理效率。并且这种清杂器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裙带菜海上栽培养殖苗绳清杂器,它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刮片1,在每个刮片1的外侧都连接有刮片座2,在刮片座2上设置有绳套3,可方便操作人员把持刮片座2,上述的两个刮片1通过转轴4相互铰接,并且在转轴4上方的刮片1上还开设有半圆刮孔5,由于每个刮片1上都设置有一个半圆刮孔5,因此当两个刮片1并拢时,两个半圆刮孔5便能够合并而形成一个圆形刮孔,并且所述的圆形刮孔的直径范围是25-27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裙带菜海上栽培养殖苗绳清杂器的工作过程如下:举例说明,2016年10月15日,清理大连旅顺柏岚子海域裙带菜苗绳上污损生物。苗绳直径25mm,裙带菜苗簇间距40cm,清杂器上的圆形刮孔的直径为26mm。苗绳上污损生物有腔肠动物中胚花魁螅,水筒螅,大型绿藻孔石莼和红藻海头红等。将右手拇指和中指分别套进清杂器上的两个绳套3中,控制清杂器张开(两个刮片1处于分开状态),左手提起裙带菜苗绳,右手在苗绳上一簇裙带菜苗附近将清杂器夹到苗绳上,让两个半圆刮孔5合并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刮孔,然后用力在苗绳上往复撸动清杂器,这样苗绳上两簇裙带菜苗之间的污损生物中胚花魁螅和孔石莼随即被刮片1刮除,实现快速清除操作。然后右手打开清杂器,并将其转移到另外两簇裙带菜之间,重复上述操作以清除污损生物。连续操作,苗绳上裙带菜苗之间的主要污损生物中胚花魁螅、水筒螅、孔石莼和海头红等均可被快速的清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宝渔业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海宝渔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37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捷式太阳能活动房
- 下一篇:无边界可拆卸式游泳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