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窑头料坑废气抽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3559.5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9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国华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4400 河南省信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窑头料坑 废气 抽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窑头料坑废气抽吸装置,属于废气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废气,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出的有毒有害的气体。特别是化工厂、钢铁厂、制药厂,以及炼焦厂和炼油厂等,排放的废气气味大,严重污染环境和影响人体健康。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521009703.7的一种窑头料坑废气抽吸装置,包括引风机、废气中和罐、静电除尘器和连接管道,所述静电除尘器的进气口连接回转窑头的出气口,所述引风机位于装置末端,引风机和静电除尘器之间为废气中和罐。所述废气中和罐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酸碱交换器,其进气口连接静电除尘器的出气口。废气首先通过中静电除尘器将其中含有的固体颗粒物和灰粉清除,然后进入废气中和罐进行酸碱中和处理,优化了引风机的工作环境,可用价格低廉的普通引风机代替价格高昂的防腐引风机,降低设备购置和维护成本。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无法清楚直观得知抽吸连接管道的灰尘堆积情况,且弯角处增加清洗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窑头料坑废气抽吸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窑头料坑废气抽吸装置无法清楚直观得知抽吸连接管道的灰尘堆积情况,且弯角处增加清洗困难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窑头料坑废气抽吸装置,其结构包括排污阀、蓄水箱、溢流管、箱壳、法兰座、前板、排气装置、引风机、管道、真空管、真空表、真空罐、电力水泵、底座,所述排污阀与蓄水箱相连接,所述溢流管与箱壳紧固连接,所述箱壳上设有法兰座,所述排气装置由抽吸罩、透明管道、旋转固件、吸气管、集尘箱、过渡管口组成,所述排气装置与透明管道相连接,所述透明管道与旋转固件活动连接,所述旋转固件与吸气管相连接,所述吸气管与集尘箱相连接,所述集尘箱通过过渡管口与蓄水箱相连接,所述排气装置与引风机相连接,所述真空管上设有真空表,所述真空罐与电力水泵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箱上设有溢流管。
进一步地,所述前板与排气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引风机与管道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表与真空罐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力水泵设在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有排气装置,能够清楚直观得知抽吸连接管道的灰尘堆积情况,具有旋转功能,单独进行拆解,方便弯角处清洗作业。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窑头料坑废气抽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排污阀-1、蓄水箱-2、溢流管-3、箱壳-4、法兰座-5、前板-6、排气装置-7、抽吸罩-701、透明管道-702、旋转固件-703、吸气管-704、集尘箱-705、过渡管口-706、引风机-8、管道-9、真空管-10、真空表-11、真空罐-12、电力水泵-13、底座-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窑头料坑废气抽吸装置,其结构包括排污阀1、蓄水箱2、溢流管3、箱壳4、法兰座5、前板6、排气装置7、引风机8、管道9、真空管10、真空表11、真空罐12、电力水泵13、底座14,所述排污阀1与蓄水箱2相连接,所述溢流管3与箱壳4紧固连接,所述箱壳4上设有法兰座5,所述排气装置7由抽吸罩701、透明管道702、旋转固件703、吸气管704、集尘箱705、过渡管口706组成,所述排气装置7与透明管道702相连接,所述透明管道702与旋转固件703活动连接,所述旋转固件703与吸气管704相连接,所述吸气管704与集尘箱705相连接,所述集尘箱705通过过渡管口706与蓄水箱2相连接,所述排气装置7与引风机8相连接,所述真空管10上设有真空表11,所述真空罐12与电力水泵13相连接,所述蓄水箱2上设有溢流管3,所述前板6与排气装置7相连接,所述引风机8与管道9相连接,所述真空表11与真空罐12相连接,所述电力水泵13设在底座1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国华,未经马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35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防氧化淬冷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反应釜余热回收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