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针灸后针灰分离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3232.8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3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虞慧华;刘继勇;尤本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B07B1/28 | 分类号: | B07B1/28;B07B1/46;B03C1/30;A61H3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68 | 代理人: | 赵青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灸 后针灰 分离 收集 装置 | ||
1.一种温针灸后针灰分离收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上筒体,上端连接盖子,下端敞开;
中筒体,上端和下端均敞开,中间设有一层针灰过滤网,针灰过滤网上方的筒壁内设有磁铁;
下筒体,上端敞开,下端密封,内置一集灰筒;
所述的上筒体、中筒体和下筒体的直径相同,中筒体通过筒壁外侧的转轴与上筒体和下筒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针灸后针灰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筒体与盖子为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温针灸后针灰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中筒体中针灰过滤网上方的筒壁内设有一整圈的磁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温针灸后针灰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灰筒的直径略小于下筒体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温针灸后针灰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下筒体的底部安装有振荡器,并设有开关和外接电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温针灸后针灰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转轴贯穿上筒体、中筒体和下筒体筒壁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温针灸后针灰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针灰过滤网的网孔直径≤1m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温针灸后针灰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中筒体与上筒体和下筒体的衔接处外壁上分别设有锁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温针灸后针灰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中筒体与上筒体和下筒体衔接处的锁扣设于转轴的对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温针灸后针灰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是指可以使相邻筒体上下匹配相互固定的搭钩或搭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323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筛砂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纺织碎布筛选自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