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发器及海水淡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3133.X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9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范春琳;解利昕;王春军;徐世昌;王志;赵颂;杨继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B01D1/00 | 分类号: | B01D1/00;C02F1/0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100034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发器 海水 淡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水淡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蒸发器及海水淡化装置。
背景技术
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可以增加淡水总量,且不受时空和气候影响,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开源增量,以保障沿海居民饮用水和工业锅炉补水等稳定供水。而作为最早投入工业化生产的海水淡化设备,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在海水淡化领域得到了大力运用。
现有的低温多效海水装置中海水依次通过各效蒸发器,海水经海水进料泵进入到第一台蒸发器后,通过第一台蒸发器的出料泵进入到第二台蒸发器,再经过第二台蒸发器蒸的出料泵送到第三台蒸发器,依此进行,直到海水进行到最后一台蒸发器及与其相连的浓海水缓冲罐,最后经浓海水排出泵排出系统。这种进料方式的低温多效海水系统海水过冷度小,系统热利用率高,但是缺点在于高浓缩倍率下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装置的结垢倾向大,会影响装置的产水效率和运行安全,因为随着浓度倍率增加,需要对料液进行循环处理,通过前一效蒸发过程,会形成以碳酸钙为主不溶盐晶粒,且大部分晶粒随着浓盐水进入下一效,这就加剧了在下一效换热管束上不容盐晶粒附着聚集生长成垢的危害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水淡化装置,以提高海水淡化装置每一效蒸发器结晶粒和浓海水的分离效率,减少下一效蒸发器的结晶压力,从而提高海水淡化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蒸发器,包括蒸发器壳体和换热管组,其中:
所述蒸发器壳体顶部具有海水进料口;
所述蒸发器壳体底部具有海水出料结构,所述海水出料结构包括同轴设置的外圈管和内圈出水管,所述外圈管底部呈漏斗状与内圈出水管外壁密闭连接,且所述外圈管底部具有排污口,当蒸发器工作时,所述排污口封闭;
所述蒸发器壳体侧壁还具有蒸汽入口和冷凝水出口,且所述蒸汽入口和冷凝水出口之间通过所述换热管组封闭连接。
优选的,所述海水出料结构还包括盖设于所述内圈出水管上部的溢流环套盖,所述溢流环套盖底部开口大于内圈出水管管口,且所述内圈出水管顶部管口高于所述溢流环套盖的底部开口。
优选的,所述海水出料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圈管和内圈出水管之间的螺旋导流片,所述螺旋导流片底端对应所述外圈管底部的排污口。
优选的,所述蒸发器还包括喷淋组件,所述喷淋组件与海水进料口连接且对应设置于所述换热管组上方。
优选的,所述蒸发器还包括与冷凝水出口相连的冷凝水室。
优选的,所述蒸发器还包括间隔插设于所述换热管组中的多个隔板。
优选的,所述排污口设置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换热管组和所述蒸汽入口通过蒸汽入口板管相连;所述换热管组和冷凝水出口通过冷凝水出口板管相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蒸发器工作时,海水进入蒸发器内蒸发一部分,盐浓度升高析出盐晶粒沉降,析出的盐晶粒落在蒸发器壳体内底部,并随着海水出料结构排出,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海水出料结构包括同轴设置的外圈管和内圈出水管,外圈管底部呈漏斗状与内圈出水管外壁密闭连接,大部分盐晶粒沉降到外圈管和内圈出水管之间的区域,此时外圈管底部的排污口封闭,当排污口打开时即可排出沉降积累的盐晶粒,能够提高海水淡化装置每一效蒸发器结晶粒和浓海水的分离效率,减少下一效蒸发器的结晶压力,从而提高海水淡化效率。
一种海水淡化装置,包括蒸汽发生器、海水脱气器和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蒸发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海水淡化装置包括上述的蒸发器,也能够提高海水淡化装置每一效蒸发器结晶粒和浓海水的分离效率,减少下一效蒸发器的结晶压力,从而提高海水淡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蒸发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蒸发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蒸发器的海水出料结构A-A向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再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蒸发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蒸发器
2-蒸发器壳体
3-换热管组
4-海水进料口
5-海水出料结构
51-外圈管
52-内圈出水管
53-排污口
54-溢流环套盖
55-螺旋导流片
56-阀门
6-蒸汽入口
7-冷凝水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未经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31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