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现场总线数据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022611.5 | 申请日: | 2017-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2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 发明(设计)人: | 锁立松;衡永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安扬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11/06;H01B7/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现场总线 数据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现场总线数据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日益提升,在制造现场与流程过程中,需要一种现场总线数据电缆来解决工业现场的智能化仪器仪表、控制器、执行机构等现场设备间的数字通信以及这些现场控制设备和高级控制系统之间的传递问题。
目前这种现现场总线数据电缆采用的是串行的通讯模式,需要低的互电容量提高负载能力,它传输的是高频率的数据信息,容量大、实时性强、损耗小、特性阻抗与相应接口精密匹配。这些高频的传输特性需要结构均匀对称稳定、尺寸精密、绝缘介质损耗小、结构尺寸与静电容结合的特性阻抗与传输频率相适应的电缆。
目前的现场总线数据电缆为了保持其结构与传输特性的稳定被设计成固定安装型,随现场仪器仪表与控制设备的安置而固定安装,很少移动和弯曲,它的结构特征传输稳定性易受到移动与弯曲应力破坏。
现场智能化的仪器仪表、控制器、执行器、传感器、操作器等要替代人的手臂作比较复杂的移动弯曲运动,这种运动有时是频繁的,自然安装连接这些移动设备之间或与上一级控制系统之间的高频通讯现场总线电缆也会随之一起移动,在使用过程中使传输稳定性的寿命缩短。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现场总线数据电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现场总线数据电缆包括:由第一、第二芯线和第一、第二填充加强件相互对称绞合在一起的缆芯以及设置于缆芯外围的绕包带层、挤包固定于绕包带层外围的内护套、设置于内护套外围的屏蔽层和挤包固定于屏蔽层外围的外护套,该第一、第二芯线均包括有导电元件组以及挤包于导电元件组外围的内结皮、设置于内结皮外围的发泡绝缘层以及设置于发泡绝缘层外围的外结皮。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电元件组是由十九根软铜丝按正规圆的绞合方式组成的导体。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泡绝缘层的圆心与导电元件组的中心重叠。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屏蔽层为镀锡铜丝编织层。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第二填充加强件均为挤塑加强件。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护套为软质PVC护套。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护套为热塑性材料护套。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结皮的厚度不超过0.05毫米。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可移动安装,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且传输特性稳定持久,达到甚至超越固定安装型的使用寿命,完全解决了工业现场的可移动式的智能化仪器仪表、控制器、执行机构等现场设备间的数字通信以及这些现场控制设备和高级控制系统间的信息传递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所示,为一种现场总线数据电缆,其包括:由第一、第二芯线11、12和第一、第二填充加强件13、14相互对称绞合在一起的缆芯1以及设置于缆芯1外围的绕包带层2、挤包固定于绕包带层2外围的内护套3、设置于内护套3外围的屏蔽层4和挤包固定于屏蔽层4外围的外护套5。
由于缆芯1是由第一、第二芯线11、12和第一、第二填充加强件13、14相互对称绞合在一起形成,这样可以防止第一、第二芯线11、12弯曲移动时发生位置滑动,保持整个缆芯结构稳定,以及第一、第二芯线传输特性的一致性。
所述第一、第二芯线11、12均包括有导电元件组15以及挤包于导电元件组15外围的内结皮16、设置于内结皮16外围的发泡绝缘层17以及设置于发泡绝缘层17外围的外结皮18。
所述第一、第二填充加强件13、14均为挤塑加强件。
所述导电元件组15是由十九根软铜丝按正规圆的绞合方式组成的导体,该导电元件组15的结构可提高柔软弯曲移动得可靠性,同样可保障尺寸、结构稳定,为传输阻抗的稳定奠定了基础。
所述内结皮的厚度不超过0.05毫米,其挤包于导电元件组15外围,以此固定导电元件组15弯曲移动时结构稳定,减少传输特性阻抗波动。
所述绕包带层2包扎于缆芯1外围,以此可使结构更趋对称稳定,使本实用新型在弯曲移动时变化小,同时也防止缆芯1从内护套剥离出来时遭破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安扬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安扬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26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