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电脑全自动冷热水自吸泵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022458.6 | 申请日: | 2017-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8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 发明(设计)人: | 吴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凌霂泵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9/02 | 分类号: | F04D9/02;F04D15/00;F04D29/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卓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88 | 代理人: | 吴思莹 |
| 地址: | 516121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电脑 全自动 热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电脑全自动冷热水自吸泵。
背景技术
自吸泵的工作原理是水泵启动前先在泵壳内灌满水(或泵壳内自身存有水)。启动后叶轮高速旋转使叶轮槽道中的水流向涡壳,这时入口形成真空,使进水逆止门打开,吸入管内的空气进入泵内,并经叶轮槽道到达外缘。自吸泵属自吸式离心泵,它具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运行平稳、维护容易、效率高、寿命长,并有较强的自吸能力等优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电脑全自动冷热水自吸泵,其防锈自动运转功能、无冲击稳压功能,环保、节能、泵体永不生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微电脑全自动冷热水自吸泵,所述微电脑全自动冷热水自吸泵包括机座、泵体、压力罐、水箱、过水腔及电子显示屏,其中,所述泵体的右上角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泵体的左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过水腔设置在所述水箱的下方,所述过水腔的前侧设置有放水口,所述出水口的左侧设置有引水口,所述泵体的内壁具有外层、中间层和内层,所述外层为油漆防锈层,所述中间层为铸铁层,所述内层为电镀陶瓷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口的下游设置有回水止回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箱、所述过水腔和所述泵体为一体成型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泵体的上方且所述压力罐的侧部设置有用于测定压力的传感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子显示屏为无边框触摸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微电脑全自动冷热水自吸泵中,所述泵体的内壁具有外层、中间层和内层,所述外层为油漆防锈层,所述中间层为铸铁层,所述内层为电镀陶瓷层,微电脑全自动冷热水自吸泵具有防锈自动运转功能、无冲击稳压功能,环保、节能、泵体永不生锈。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微电脑全自动冷热水自吸泵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微电脑全自动冷热水自吸泵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微电脑全自动冷热水自吸泵的另一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微电脑全自动冷热水自吸泵的背面示意图;
图5是图1的微电脑全自动冷热水自吸泵的正面示意图;
图6是图1的微电脑全自动冷热水自吸泵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图1的微电脑全自动冷热水自吸泵的仰视示意图;
图8是图1的微电脑全自动冷热水自吸泵的泵体内壁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如下:100-微电脑全自动冷热水自吸泵;10-泵体;11-机座;12-电子显示屏;13-传感器;20-压力罐;30-水箱;40-过水腔;60-出水口;80-进水口;50-放水口;70-引水口;10a-外层;10b-中间层;10c-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微电脑全自动冷热水自吸泵,其采用全智能控制系统控制,泵体内缺水6分钟(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自动停机,防锈自动运转功能、无冲击稳压功能,环保、节能、泵体永不生锈、无需开关电机之功效、操作简单、结构简易、经济实惠。
具体而言,如图1至图8所示,所述微电脑全自动冷热水自吸泵100包括机座11、泵体10、压力罐20、水箱30、过水腔40及电子显示屏12。冈叶及冈罩安于泵体10后端。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微电脑全自动冷热水自吸泵100由电动机泵体、叶轮、机械密封、传感器、回水止回阀、微电脑系统、电子版显示屏、压力罐、冈叶等零部件组成。
如图1至图7所示,其中,所述泵体10的右上角设置有出水口60,所述泵体10的左侧设置有进水口80,所述过水腔40设置在所述水箱30的下方,所述过水腔40的前侧设置有放水口50,所述出水口60的左侧设置有引水口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凌霂泵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凌霂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24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数据人脸监控系统
- 下一篇:雾霾穿透摄像头电路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