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快速精确定位的模架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2306.6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6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弋卫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西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154 | 分类号: | B23Q3/15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1104 | 代理人: | 缪利明 |
地址: | 2014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精确 定位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可快速精确定位的模架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模架通常在加工中心上进行打精孔加工。为提高模架质量,常需要在精孔加工好后再对模架进一步进行后续处理(例如打磨、圆角等)。为了提高加工效率,常将打好精孔的模架转移至另一台加工中心上处理,而如何确保模架在另一台加工中心上的快速稳定固定及定位准确性成了突出的问题。
定位的精准性不仅影响模架的加工质量,还影响加工效率。现有的限位压紧件通常由限位轴,设置在限位轴上的压紧件及穿过压紧件的固定螺栓和螺母组成,结构零部件较多,拆卸和安装都很繁琐,导致装夹效率低;且当模架尺寸较大时,无法保障模架在机床上的安装稳定性。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模架加工装置,能够保证模架上需要加工的孔的快速精确定位并快速稳定地固定模架,且安装和拆卸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精确定位的模架加工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能够保证模架上需要加工的孔的快速精确定位并快速稳定地固定模架,且安装和拆卸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可快速精确定位的模架加工装置,设置于加工中心的机床上,包括台面和设置于台面底部的电磁转换装置,其中:
所述电磁转换装置包括导磁体和间隔缠绕在导磁体上的线圈,根据台面底部线圈的有无,所述台面划分为间隔设置的四个磁区和三个非磁区;所述非磁区包括对称开设于台面中部的第一非磁区和第二非磁区及靠近台面右端的第三非磁区,所述磁区从左至右依次包括第一磁区、第二磁区、第三磁区和第四磁区;
所述非磁区的宽度为25~30mm,所述非磁区的中间开设长条形凹槽,所述长条形凹槽的底部开设若干个模架定位孔,所述长条形凹槽的两端短于台面的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非磁区的宽度为28mm,所述长条形凹槽的宽度为12mm。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长条形凹槽的深度为10mm,所述模架定位孔的深度为20mm,所述模架定位孔的直径与长条形凹槽的宽度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台面两端的磁区上分别对称开设三个台面固定孔及一个台面定位孔,同一端的台面固定孔和台面定位孔的中心位于一条直线上,所述台面的正中间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对称开设一个台面固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磁区、第二磁区、第三磁区和第四磁区的底部分别独立设置电磁转换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台面的宽度为580mm,长度为950mm;所述第一磁区、第二磁区、第三磁区、第四磁区的长度为480mm,所述第一磁区、第二磁区、第三磁区和第四磁区的宽度分别为405mm、84mm、210mm和167mm;所述非磁区的长度为48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可快速精确定位的模架加工装置,通过磁区快速磁模架,保证了模架在台面上的安装稳定性,无需限位压紧件进行固定,提高了装夹效率;
2)通过定位销插入模架的精孔和长条形凹槽内的模架定位孔,实现模架上需要加工的孔的快速精确定位。
3)模架定位孔处无磁性,当模架需要切换位置或从台面上拆下时,可轻松拔掉定位销,实现模架的快速移动,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示意图。
图3使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示意图。
图中:1-台面、2-电磁转换装置、3-磁区、4-非磁区、5-长条形凹槽、11-台面固定孔、12-台面定位孔、21-导磁体、22-线圈、31-第一磁区、32-第二磁区、33-第三磁区、34-第四磁区、41-第一非磁区、42-第二非磁区、43-第三非磁区、51-模架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快速精确定位的模架加工装置,设置于加工中心的机床上,包括台面1和设置于台面底部的电磁转换装置2,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西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西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23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茶几(1702)
- 下一篇:一种防锈链式数控刀具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