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升降式注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1714.X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3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毛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今正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03 | 分类号: | B29C45/03;B29C45/17;B29C45/47;B29C4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注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升降式注塑机构。
背景技术
注塑加工是材料成型的一种比较传统的技术,在注塑加工时,需要将注胶的胶嘴与上模配合,有注塑机构将热熔胶通过胶嘴注入到模具中;目前许多注塑模具为了模具安装方便,通常注塑的胶嘴与模具是单独分开的,因此,需要通过驱动机构推动注胶嘴与模具配合完成注塑加工,而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注胶嘴与模具分离,因此造成注胶中的熔融状态的塑胶流落出来,从而造成材料浪费,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升降式注塑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升降式注塑机构,来解决目前注塑胶嘴与模具脱离时,会造成材料从胶嘴中溢流处理,从而造成材料浪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升降式注塑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两相对设置的导柱以及套于两导柱上的安装板,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安装板沿所述导柱上下运动,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螺杆挤出机构,所述螺杆挤出机构底端设有自锁胶嘴,所述自锁胶嘴包括本体、隔板,弹簧、和堵头;所述本体设于所述螺杆挤出机构底端,所述本体内设于与所述螺杆挤出机构相连通的流道;所述隔板设于所述流道内,所述隔板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弹簧设于所述隔板底端;所述堵头上设有与所述流道口部配合的台阶;所述堵头上设有过胶孔;所述弹簧挤压所述堵头与所述流道的口部配合。
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为液压驱动机构、电动升降驱动机构或者气动升降驱动机构。
进一步,所述堵头上还套有与上模配合的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本体的底端设有3mm-8mm的间隙。
进一步,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导轨;一推动机构推动一下模固定座沿所述导轨滑动。
进一步,所述推动机构为气动推动机构、电动丝杆推动机构或液压推动机构。
进一步,所述底座上端还设有辅助支撑机构。
进一步,所述辅助支撑机构为贯穿所述底座上端的电动升降机构或液压升降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升降式注塑机构,在注塑加工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安装板和设置在安装板上的螺杆挤出机构上下运动,使得自锁胶嘴与模具配合,在配合的过程中,可推动堵头往上顶出,使得与所述流道口部配合的台阶与流道口部脱离,因此通过螺杆挤出机构将熔融状态的塑胶挤压到模具中,从而完成注塑加工,待注塑完成后,自锁胶嘴与模具分离,在弹簧的作用下,推动堵头的台阶与流道口贴合,从而防止塑胶溢流,避免了材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升降式注塑机构的剖视图;
图2是升降式注塑机构的左视图;
图3是升降式注塑机构所述自锁胶嘴的剖视图。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3所示,一种升降式注塑机构,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两相对设置的导柱2以及套于两导柱2上的安装板3,一驱动机构4驱动所述安装板3沿所述导柱上下运动,所述安装板3上设有螺杆挤出机构5,所述螺杆挤出机构5底端设有自锁胶嘴6,所述自锁胶嘴6包括本体61、隔板62,弹簧63、和堵头64;所述本体61设于所述螺杆挤出机构5的底端,所述本体61内设于与所述螺杆挤出机构5相连通的流道610;所述隔板62设于所述流道610内,所述隔板62上设有若干个通孔620;所述弹簧63设于所述隔板62底端;所述堵头64上设有与所述流道610口部配合的台阶;所述堵头64上设有过胶孔640;所述弹簧63挤压所述堵头64与所述流道610的口部配合。因此,该升降式注塑机构,在注塑加工时,通过驱动机构4驱动安装板3和设置在安装板3上的螺杆挤出机构5上下运动,使得自锁胶嘴6与模具配合,在配合的过程中,可推动堵头64往上顶出,使得与所述流道610口部配合的台阶与流道610口部脱离,因此通过螺杆挤出机5构将熔融状态的塑胶挤压到模具中,从而完成注塑加工,待注塑完成后,自锁胶嘴与模具分离,在弹簧63的作用下,推动堵头64的台阶与流道口贴合,从而防止塑胶溢流,避免了材料的浪费。
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4为液压驱动机构、电动升降驱动机构或者气动升降驱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今正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今正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17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次中底发泡成型机
- 下一篇:一种灯带灌胶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