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伏电站用监测并抑制电位诱发衰减效应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1496.X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1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郭鑫鑫;李新强;王爱国;郑陆海;梁晓霞;黄桂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7/35 | 分类号: | H02J7/35;H02J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吴小丽 |
地址: | 2003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站 监测 抑制 电位 诱发 衰减 效应 装置 | ||
1.一种光伏电站用监测并抑制电位诱发衰减效应的装置,光伏电站包括光伏组串和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用于控制光伏组串对电池模块进行充电的充电控制模块;
用于出现电位诱发衰减效应时,控制电池模块对光伏组串施加反向电压的放电控制模块;
用于采集光伏组串的输出正极电压、输出负极电压、接地处电压及电池模块的电量状况的数据采集模块;
用于采集系统当前时间的时钟模块;
用于根据数据采集模块及时钟模块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进而控制充电控制模块和放电控制模块的启停工作的控制运算处理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站用监测并抑制电位诱发衰减效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串和电池模块均连接充电控制模块、放电控制模块,光伏组串还连接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时钟模块、电池模块均连接控制运算处理模块,控制运算处理模块还连接充电控制模块和放电控制模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站用监测并抑制电位诱发衰减效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运算处理模块为DSP控制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站用监测并抑制电位诱发衰减效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串的输出正、负极通过开关K1连接充电控制模块,充电控制模块通过开关K3连接电池模块;光伏组串的输出负极和接地极通过开关K2连接放电控制模块,放电控制模块通过开关K4连接电池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连接光伏组串的输出正、负极,接地极,及电池模块;控制运算处理模块连接数据采集模块、电池模块、开关K1、开关K2、开关K3、开关K4及时钟模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站用监测并抑制电位诱发衰减效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K1与开关K2采用时间控制的连锁开关元器件连接,实现连锁控制;夜间时,K1断开,K2闭合;白天时,K2断开,K1闭合。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站用监测并抑制电位诱发衰减效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模块为降压充电电路,包括MOSFET管Q1,MOSFET管Q1源极连接开关K1输出端正极,MOSFET管Q1漏极连接二极管D1负极和电感L1一端,电感L1另一端连接电容C1一端和开关K3输入端正极,电容C1另一端连接开关K3输入端负极、二极管D1正极和开关K1输出端负极;开关K1的输入端正、负极分别连接光伏组串的输出正、负极;开关K3的输出端正、负极分别连接电池模块的正、负极。
7.如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站用监测并抑制电位诱发衰减效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控制模块为升压变换电路,包括电容C2,电容C2一端连接开关K2输出端负极、IGBT管Q2的集电极和开关K4的输入端负极,电容C2另一端连接开关K2的输出端正极和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IGBT管Q2的发射极和电感L2一端,电感L2另一端连接开关K4的输入端正极;开关K2的输入端正、负极分别连接光伏组串的输出负极PV-和接地处PE,开关K4的输处端正、负极分别连接电池模块的正、负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未经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149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暖足舱
- 下一篇:一种易操作多功能冰敷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