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倍捻机的加捻装置以及使用该加捻装置的倍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0788.1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1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易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10 | 分类号: | D01H1/10;D01H7/86;D01H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倍捻机 加捻 装置 以及 使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倍捻机(double-twist twisting machine)的加捻装置(twisting device),以及使用所述加捻装置的倍捻机。
背景技术
纺织行业在利用纱线进行纺织之前通常都需要对单股纱线进行加捻处理,加捻(twisting)是为了将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股纱线卷绕捻合成股线。广义的说法,凡是在纺纱过程中,使纱条(须条、纱、线、丝)绕其轴线加以扭转搓动或轴向缠绕,使纱条获得“捻回”或包缠的都称为“加捻”。加捻可以使纤维与纤维间或单丝与单丝间相互抱合或缠结后不致松散或滑脱,并具有一定物理机械性质(如强度、伸长、弹性等)和外观特征(如光泽、毛羽、手感等)。目前主要的加捻设备是“倍捻机”,倍捻机名称来源于其所包括的可以对喂入的并行多股线实现“一转二捻”的锭子(spindle)装置。传统的倍捻机一般都具有所述锭子加捻装置以及对被加捻后的多股线主动牵引并卷绕成多股线筒的卷绕装置。
如图1所示,并参考图3和图2,传统的加捻过程分为“并纱”和“加捻”两道工序,所谓“并纱”,如图1的“工序一”部分所示,也就是将来自不同的单股线筒1的单股线2归并为并行多股线3且使之卷绕成并行多股线筒4。其原理非常简单,只需让所有的单股线2一起通过一个共同的通道然后直接卷绕成并行多股线筒4即可;并纱之后产出的并行多股线筒4作为下一道“加捻”工序的原料,如图1中的“工序二”部分所示,通常将并行多股线筒4上的并行多股线3喂入所谓的“锭子(spindle)”装置进行旋转加捻后生成加捻多股线5,再通过卷绕装置将加上“捻回”后的加捻多股线5卷绕成加捻多股线筒6就完成了加捻过程。图3展示的是传统的“锭子”装置如何对并行多股线3进行旋转加捻的原理,如图3所示,并行多股线筒4插放于锭子装置的空心锭罐701内圆柱形的空心锭子7之上,所述圆柱形的空心锭子7与所述空心锭罐701底部中央的开孔相通,所述空心锭罐701通过其底部中央的所述开孔套装在空心锭罐701下方的一个加捻盘8上,从并行多股线筒4上抽出的并行多股线3首先进入所述空心锭子7的内部,然后折弯进入所述加捻盘8内部的一个横向通道802,这里所谓的“横向通道”如图3所示指的是所述横向通道802与所述空心锭子7的内部通道之间存在着一个夹角,通常该夹角是90度直角;如图3所示所述加捻盘8底部下方中央具有与其紧固为一体的共轴心线的传动轴803,所述加捻盘8安装于加捻盘支架11之上且可以围绕自身轴心线自由旋转,所述传动轴803与传动带10(也即俗称的“龙带”)贴合并在所述传动带10的摩擦传动(图3中最下方黑色实心笔直箭头所示就是龙带的运动方向)带动下进行旋转进而带动加捻盘8进行持续的旋转(如图3中加捻盘8两侧的黑色实心弧形箭头所示),通常所述加捻盘8的旋转轴心线与所述空心锭子7内部通道的轴心线是位于同一直线方向上的,如图3右上角放大区域当中竖直的点划线所示;如图3所示,从加捻盘8内部所述的横向通道802输出的多股线将被所述锭子装置上方的卷绕装置所牵引向上运动(如图3中最上方的单线箭头所示),为了节省篇幅图3省略了纺织行业通用的俗称“罗拉”(也即英文“Roller”的音译)及其配套橡胶压轮的纱线卷绕装置以及形成有规律外形纱线筒的横向导纱装置;由于所述锭子装置上方的卷绕装置对多股线的牵引使得多股线处处存在着轴向的拉力,又因为所述加捻盘8内的横向通道802与所述空心锭子7的内部通道不处于同一直线方向上,如图3右上角的放大图所示并参考图2,多股线在从空心锭子7内部进入所述加捻盘8内的横向通道时将会发生弯曲并且会紧密贴靠于加捻盘8内的折弯801处,由于折弯801处两侧的多股线的轴向拉力(如图2中的两根单线箭头所示)的合力将会对所述折弯801位置进行施压,因而加捻盘的折弯801位置将会对多股线产生相应的反作用力,相当于所述折弯801会对多股线产生一个径向夹紧力,如图2中的黑色实心箭头所示。彼时由于所述加捻盘8在下方传动带10的带动下不停地围绕所述空心锭子7内部通道的轴心线以及加捻盘8的轴心线进行旋转,因而如图3所示所述加捻盘8的旋转就可以使得所述空心锭子7内部通道内的多股线被加捻产生捻回,实际上这个加捻过程相当于用手指捏住折弯801处的多股线并使之旋转从而让上方的空心锭子7内的多股线形成捻回;如图3所示,由于多股线绕过所述折弯801位置以后又进入所述加捻盘8的横向通道802,因而随着加捻盘8的旋转,所述加捻盘8的横向通道802内的多股线亦会被加捻;为了区分在所述折弯801位置前后被加捻的多股线,图3中使用了附图标记501来标记所述折弯801位置之前所述空心锭子7内被加捻的多股线,并在本说明书中将其命名为“前加捻多股线”,同时使用附图标记502来标记所述折弯801位置之后所述横向通道802内的被再次加捻的多股线,在本说明书当中将其命名为“后加捻多股线”;在本说明书中,凡是从喂入加捻装置的喂入位置开始至加捻装置的多股线旋转夹紧部位的多股线皆称之为“前加捻多股线”并用附图标记501在说明书附图中对其进行标记,凡是从加捻装置的多股线旋转夹紧部位输出至卷绕装置的多股线皆称之为“后加捻多股线”并用附图标记502在说明书附图中对其进行标记。综上所述,当加捻盘8旋转一周,就会同时对所述前加捻多股线501和后加捻多股线502实施加捻操作,也即对喂入包括空心锭子7、加捻盘8和空心锭罐在内的锭子装置的多股线实现“一转两捻(one turn, double twist)”,此即倍捻机名称当中“倍捻(double twist)”二字的由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易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易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07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和毛油输出装置及毛纺制备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细纱机用自动上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