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转动的模具顶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9574.2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3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曾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C33/4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523648 广东省东莞市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 模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顶出结构。
背景技术
顶针作为模具的基本组成构件,主要用来将成型后的产品从模具中顶出。一种常见的顶针包括一体成型的杯头及顶杆,杯头与顶杆为同轴的圆柱结构,顶针的底端安装在顶针板,顶针板上相应形成有安装杯头及顶杆底端的杯头孔及顶杆孔,为了保证顶针活动顺畅,在安装杯头及顶杆后,杯头孔及顶杆孔会形成避空,不过,由于避空的存在,使得顶针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转动现象,进而使得顶针的顶出效果受到影响。因为,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能够防止顶针转动的模具顶出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顶出结构,能够有效防止顶针转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模具顶出结构包括顶针及顶针板,所述顶针包括杯头及自所述杯头伸出的顶杆,所述杯头的侧面包括弧形柱状面及与所述弧形柱状面的两端相连的接触平面,所述顶针板形成有杯头孔及顶杆孔,所述杯头孔具有相对的两侧壁,所述杯头及所述顶杆的底端分别安装在所述杯头孔及所述顶杆孔内,所述杯头的接触平面与所述杯头孔的两侧壁之一相平面接触,所述杯头的弧形柱状面与所述杯头孔的两侧壁之另一相切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模具顶出结构利用所述杯头的接触平面与所述杯头孔的两侧壁之一相平面接触,所述杯头的弧形柱状面与所述杯头孔的两侧壁之另一相切接触,从而使得所述杯头被卡在所述杯头孔内,进而可实现所述顶针防转的目的。
较佳地,所述杯头的弧形柱状面呈优弧柱状。
较佳地,所述杯头与所述顶杆的底端同轴。
较佳地,所述顶杆孔的直径大于所述顶杆底端的直径,以达成避空的目的。
较佳地,所述杯头孔的两侧壁相平行,进而实现更好的防转效果。
较佳地,所述杯头孔具有相对的两端壁,所述杯头孔的两端壁与所述杯头孔的两侧壁相连围成所述杯头孔,所述杯头与所述杯头孔的两端壁相间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模具顶出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图1至图4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模具顶出结构的一种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模具顶出结构100包括顶针10及顶针板20,顶针10包括杯头11及自杯头11 伸出的顶杆12,杯头11的侧面包括弧形柱状面111及与弧形柱状面111的两端相连的接触平面112,顶针板20形成有杯头孔21及顶杆孔22,杯头孔21具有相对的两侧壁211,杯头11及顶杆12的底端分别安装在杯头孔21及顶杆孔22 内,杯头11的接触平面112与杯头孔21的两侧壁211之一相平面接触,杯头 11的弧形柱状面111与杯头孔21的两侧壁211之另一相切接触,藉此设计,杯头11被卡在杯头孔21内,进而实现了顶针10防转的目的。
续请参阅图1及图2,较佳地,杯头11的弧形柱状面111呈优弧柱状;杯头11与顶杆12的底端同轴;杯头孔21的两侧壁211相平行,进而实现更好的防转效果;杯头孔21具有相对的两端壁212,杯头孔21的两端壁212与杯头孔21的两侧壁211相连围成杯头孔21,杯头11与杯头孔21的两端壁212相间隔。
请参阅图3及图4,顶杆孔22的直径大于顶杆12底端的直径,从而达成避空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模具顶出结构100利用杯头11的接触平面 112与杯头孔21的两侧壁211之一相平面接触,杯头11的弧形柱状面111与杯头孔21的两侧壁211之另一相切接触,从而使得杯头11被卡在杯头孔21内,进而可实现顶针10防转的目的。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本申请文件中出现的“相连”并不应限制为两个结构直接接合,也包括两个结构非直接接合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95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进胶顶出机构
- 下一篇:一种模具二次顶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