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器外导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9193.4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1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峰;徐晨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联海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187 | 分类号: | H01R13/187;H01R24/40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导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的部件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连接器外导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射频同轴连接器都包括内导体和外导体,其中,对于插孔端外导体来说,其接触套为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开槽弹性套,与插针端插针接触时需有一定的弹性要求,现有外导体的弹性接触套为同轴直通设计,即外径和内孔直径均等径设计,然后在制作时,将其口部尺寸用专用工装收口,使得接触套口部变形使得和插针连接器外导体接触时达到所要求的插拔力,然而,由于结构设计的缺陷,现有的外导体不但工序繁多,工艺复杂,还往往存在漏收口,或者涨口尺寸不到位等缺陷,由此连接器外导体接触不良,从而有失效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序简单、加工精度高、插拔力的一致性好、导电可靠性好的连接器外导体。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外导体,包括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接触套,弹性接触套的前段圆周表面具有纵向设置的开槽结构,弹性接触套的前段外壁由机加工直接形成开口端直径较大且后端直径较小的外锥面,弹性接触套的前段内壁由机加工直接形成开口端直径较大且后端直径较小的内锥面。
所述外锥面和内锥面的锥度相同。
所述弹性接触套的后段为非开槽结构,所述弹性接触套的后段直径大于弹性接触套前段的直径。
采用上述的结构后,由于弹性接触套前段的外壁以及内壁均由机加工直接形成锥面结构,因此仅需一次性加工成型即可,没有任何的收口工序,由此保证了加工精度,减少了加工工序,制造十分方便,并且该结构设计让其材料自身应力发挥作用,靠材料自身的应力得到标准所要求的插拔力要求,由此使外导体的一致性很高,也不会出现收口的带来的风险,插拔力的一致性非常好,从而电性能指标的一致性也较高,大大较少了测试,检测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外导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外导体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外导体,包括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接触套1,弹性接触套1的前段圆周表面具有纵向设置的开槽结构2,弹性接触套1的前段外壁由机加工直接形成开口端直径较大且后端直径较小的外锥面3,弹性接触套1的前段内壁由机加工直接形成开口端直径较大且后端直径较小的内锥面4,外锥面3和内锥面4的锥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说的弹性接触套1的后段为非开槽结构,弹性接触套1的后段直径大于弹性接触套前段的直径,更具体地说弹性接触套1的后段也可以与弹性接触套前段由机加工一体形成直径逐渐减小的外锥面结构,由于弹性接触套1的后段位于后侧,因此其外径也是必然大于弹性接触套前段外径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联海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联海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91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