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播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8621.1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9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王熠;朱传文;杨明达;张梦颖;刘筠;方皓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熠;朱传文;杨明达;张梦颖;刘筠;方皓彦 |
主分类号: | A01C7/20 | 分类号: | A01C7/20;A01C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播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播种器械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动播种装置。
背景技术
作物栽培措施之一。是将播种材料按一定数量和方式,适时播入一定深度土层中的作业,其中点播又称穴播,即在播行上每隔一定距离开穴播种。点播能保证株距和密度,有利于节省种子,便于间苗、中耕,多用于玉米、棉花、甜菜、向日葵等作物。采用精量播种机播种,可按一定的距离和深度,精确地在每穴播下1或2粒种子,还可结合播种撒入除草剂和农药。玉米、棉花等作物采用精量播种时可大大节约种子,减少间苗、定苗作业,所以设计一种自动播种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播种装置,可以每隔一段距离进行点播,节省种子,保证种子之间的距离和种子密度,减少间苗和定苗作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播种器械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动播种装置,包括底座、转动盘、旋转轴、推杆、送料箱、转动座、运动活塞、储料箱、置料箱、钢珠和导板,可以每隔一段距离进行点播,节省种子,保证种子之间的距离和种子密度,减少间苗和定苗作业。
底座与送料箱相连接,且底座位于送料箱的下端,转动盘位于底座内,旋转轴与转动盘相连接,推杆与旋转轴相连接,推杆与转动座相连接,转动座与运动活塞相连接,运动活塞位于送料箱内,储料箱与送料箱相连接,且储料箱位于送料箱的上端,置料箱与储料箱相连接,且置料箱位于储料箱的上端,钢珠位于储料箱内,导板与送料箱相连接,且导板位于送料箱的侧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播种装置所述的运动活塞的上表面的斜度为5°~16°。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播种装置所述的导板上表面的斜度为5°~16°。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播种装置所述的运动活塞的上端设有凸轴。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播种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播种装置,可以每隔一段距离进行点播,节省种子,保证种子之间的距离和种子密度,减少间苗和定苗作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播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转动盘2、旋转轴3;推杆4;送料箱5;转动座6;运动活塞7;储料箱8;置料箱9;钢珠10;导板11。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播种器械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动播种装置,包括底座1、转动盘2、旋转轴3、推杆4、送料箱5、转动座6、运动活塞7、储料箱8、置料箱9、钢珠10和导板11,可以每隔一段距离进行点播,节省种子,保证种子之间的距离和种子密度,减少间苗和定苗作业。
底座1与送料箱5相连接,底座1与送料箱5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底座1位于送料箱5的下端,转动盘2位于底座1内,旋转轴3与转动盘2相连接,旋转轴3与转动盘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推杆4与旋转轴3相连接,推杆4与旋转轴3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推杆4与转动座6相连接,推杆4与转动座6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转动座6与运动活塞7相连接,转动座6与运动活塞7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运动活塞7位于送料箱5内,储料箱8与送料箱5相连接,储料箱8与送料箱5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储料箱8位于送料箱5的上端,置料箱9与储料箱8相连接,料箱9与储料箱8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置料箱9位于储料箱8的上端,钢珠10位于储料箱8内,导板11与送料箱5相连接,导板11与送料箱5的连接方式为粘接,且导板11位于送料箱5的侧端,导板11的材料为ABS。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运动活塞7的上表面的斜度为5°~16°。
具体实施方式三: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导板11上表面的斜度为5°~16°。
具体实施方式四: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运动活塞7的上端设有凸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熠;朱传文;杨明达;张梦颖;刘筠;方皓彦,未经王熠;朱传文;杨明达;张梦颖;刘筠;方皓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86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