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环保节能的地漏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8529.5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8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李馥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馥佐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22 | 代理人: | 魏思凡 |
地址: | 417000 湖南省娄底***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环保 节能 地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环保节能的地漏。
背景技术
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室内空气的质量,对卫浴间的异味控制非常重要,应优先采用防臭地漏,地漏是地面与排水管道系统连接的排水器具,地漏的特殊之处,它排除的是地面水,水渍比其它任何器具都差,固体物、纤维物多,毛发,易沉积物等,地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钟罩式地漏,存在水封浅、扣碗易被扔掉之弊端,许多宾馆、旅馆、住宅等居住和公共建筑的卫生间内,地漏变成了通气孔,污水管道内的有害气体窜入室内,污染了室内环境卫生,自封地漏有磁铁,弹簧等原理的看似新颖,但是效果一般,因卫生间排水,水质差所以不能有效防臭,地漏的主要功能有防臭气、防堵塞、防蟑螂、防病毒、防返水、防干涸,地漏的好坏主要从三个角度审核:排水速度、防臭效果、易清理性。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地漏,在使用的过程中,难以保持地漏的密封性,从而不便于使用者的使用,因此难以防止下水道内的异味散发到室内,从而污染室内的环境,同时也降低了地漏的使用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环保节能的地漏,解决了地漏在使用的过程中密封性不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环保节能的地漏,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连通有管体,所述管体靠近壳体的一端贯穿壳体的底部并延伸至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且位于管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盒体,所述盒体的内部穿插设置有竖杆,且两个竖杆的顶部通过密封垫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垫的底部与管体的顶部接触,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远离水泵出水口的一端依次贯穿过滤网和密封垫并延伸至密封垫的下方。
所述盒体内腔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轨,且两个滑轨的滑槽通过滑板滑动连接,所述滑板的顶部与竖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杆,且两个连杆的底部通过滑杆滑动连接,所述滑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底部与盒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盒体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镶嵌有网板,所述水泵与外设的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滤网,且滤网的底部与壳体的顶部接触。
优选的,所述密封垫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与过滤网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弹簧对称分布于密封垫顶部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竖杆的表面且位于盒体的内部套设有与竖杆相适配的套筒,所述套筒的顶部与盒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拉簧,所述拉簧的顶部与盒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环保节能的地漏。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具有环保节能的地漏,通过对盒体的改良,在滑轨、滑板、连杆、滑杆、复位弹簧、通孔、网板、滤网和弹簧的作用下,达到了对密封垫进行支撑的效果,从而方便了密封垫的移动,同时也增加了地漏的密封性,方便了使用者使用的同时也提高了地漏的使用效率。
2、该具有环保节能的地漏,通过对弹簧和过滤网的设置,达到了对水进行过滤的效果,从而也保证了密封垫的稳定性,方便了使用者使用的同时也提高了地漏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管体、3过滤网、4水泵、5盒体、6竖杆、7密封垫、8出水管、9滑轨、10滑板、11连杆、12滑杆、13复位弹簧、14通孔、15网板、16滤网、17弹簧、18套筒、19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馥佐,未经李馥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85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神经丛刺激针显影结构
- 下一篇:一种能连接废水热能回收装置的水封式新型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