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系统用的计算机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7310.3 | 申请日: | 2017-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2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郭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青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2 | 分类号: | H02H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系统 计算机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电力系统用的计算机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电力系统中,一般均有大量的容性负载,由于电容的初始电压为零,因此用电系统在启动过程中会对电容快速充电而造成巨大的浪涌电流,对供电系统和用电系统本身均会产生巨大的危害,甚至会造成部分器件的烧毁,造成产品失效。
为抑制开机瞬间容性负载充电造成的浪涌电流,一般传统的简单方法是在输入线路中并联一个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如专利号ZL201210156215.3给出的方案,这样在系统启动的瞬间由于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阻值较大,会有效限制浪涌电流在安全范围,而稳态工作时,电流流过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产生的损耗会转换成热量使其温度升高,阻值降低,但这种方法也有缺点,就是由于热敏电阻的热惯性,重新恢复高阻需要时间,故对于电源断电后又需要很快接通的情况,有时起不到限流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系统用的计算机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系统用的计算机保护装置,包括供电系统和延时型漏电断路器,所述供电系统的输出端通过电导体电连接有延时型漏电断路器,所述延时型漏电断路器的输出端通过电导体电连接有第一开关装置,所述第一开关装置的输出端通过电导体电连接有快速型漏电断路器,所述快速型漏电断路器的输出端通过电导体电连接有容性负载;
所述延时型漏电断路器的输出端通过电导体电连接有第二开关装置,所述第二开关装置的输出端通过电导体电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电导体电连接有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通过电导体电连接有第一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所述第一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输出端通过电导体电连接容性负载的输入端;
所述延时型漏电断路器的输出端通过电导体电连接有第三开关装置,所述第三开关装置的输出端通过电导体电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电导体电连接有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通过电导体电连接有第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所述第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输出端通过电导体电连接容性负载的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延时型漏电断路器为熔断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关装置、第二开关装置和第三开关装置均为继电器。
优选的,所述快速型漏电断路器为快速熔断型保险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电力系统用的计算机保护装置,在用电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快速型漏电断路器可以及时断开以避免浪涌电流对其他部分器件造成冲击损坏,系统启动的瞬间,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分别向控制器传来第一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和第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温度,经过控制器的处理,控制器将温度低的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所连接的开关装置闭合,使第一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或者第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与电路联通,在控制器编程时设置若两个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温度相同则使第二开关装置闭合,由于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阻值较大,会有效限制浪涌电流在安全范围,而稳态工作时,电流流过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产生的损耗会转换成热量使其温度升高,阻值降低,当系统需要二次启动时,第一次使用的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由于热惯性阻值还没能变大,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器经过比较两个传感器传来的温度信息,将温度较低的负温度系数热敏 电阻所对应的开关装置闭合,进而使第二个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发挥作用,限制浪涌电流在安全范围内,全面提高了用电系统的保护特性,克服了现有保护装置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供电系统、2延时型漏电断路器、3第一开关装置、4快速型漏电断路器、5容性负载、6第二开关装置、7控制器、8第一传感器、9第一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0第三开关装置、11第二传感器、12第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青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青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73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病体特征数据采集装置
- 下一篇:用于房间的空气管理的设备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