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紧固性的穿孔台以及穿孔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7220.4 | 申请日: | 2017-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5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叶元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晶昶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9/14 | 分类号: | B23H9/14;B23H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固 穿孔 以及 穿孔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孔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高紧固性的穿孔台以及穿孔机。
背景技术
穿孔机,是利用连续上下垂直运动的细金属铜管作为电极,对工件进行脉冲火花放电蚀除金属成型,介质是从铜棒孔中间的细孔穿过,利用电极与金属间的放电产生高温腐蚀金属,从而达到穿孔的目的。在穿孔过程中,需要将待穿孔的模具固定在工作台上,设定在X轴、Y轴、Z轴上进给的参数,从而实现穿孔刀具对模具的精密穿孔。
目前,现有专利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362166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火花小孔机床,包括床身、操作箱、机床电气和工作液系统,该机床自使用过程中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稳定可靠的优点,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次品率。
但是,上述机床以及现有技术中的大多数小孔机均是通过两个抵接块对待穿孔的模具进行夹紧,当待加工的模具高度远远高于抵接块的高度时,抵接块与模具的接触面积过小,显著降低了对模具的夹紧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紧固性的穿孔台,能够适用不同高度的模具,具有优异的适用广泛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紧固性的穿孔台,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沿工作台的表面凸出设有两个相对的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待穿孔的模具抵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设有用于抵接在模具的侧壁上的第一抵接件,所述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上设有能够沿竖直上方延伸的第一伸缩件与第二伸缩件,所述第二伸缩件上设有对较高的模具进行紧密抵接的第二抵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伸缩件、第二伸缩件能够分别从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沿竖直方向进行伸缩,当对较高的模具进行穿孔时,将第一伸缩件、第二伸缩件分别从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内拉伸出来,然后利用第一抵接件、第二抵接件对较高的模具沿高度方向上施以均匀的抵接力,有助于将较高的模具紧固在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之间,从而保证在穿孔过程中的稳定性更好,有利于穿孔的精确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伸缩件包括延伸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在相对的内壁上设有滑槽,所述延伸块的侧壁上设有能够在滑槽内进行滑移的凸块,所述滑槽的槽底面上设有卡槽,所述凸块上设有与卡槽卡接配合的弹性卡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凸块与滑槽配合的方式,有助于延伸块从第一固定块内延伸出来,并利用弹性卡接件卡在卡槽内,实现延伸块在第一固定块上的固定,以使第一固定块的长度增长,以更好地对较高的模具进行定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抵接件包括抵接杆,所述抵接杆朝向模具的一端设有旋至第二固定块的内壁以实现第一抵接件相对第二固定块固定的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杆从第二固定块远离模具的一侧插入,并逐渐靠近模具,然后抵接在模具的侧壁上,从抵接杆的一端套入螺母,当螺母贴合在第二固定块的内壁上后进行旋紧,以将抵接杆固定在第二固定块上并与模具相抵接,显著增强了抵接杆对模具的固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杆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设有能够与抵接杆螺纹配合的螺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母与抵接杆螺纹配合后,对抵接杆在抵接杆的轴向方向上进行固定,但是抵接杆的径向方向上仍会转动,第二固定块上具有螺纹孔,旋转抵接杆与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使抵接杆沿轴向方向上进行固定,进一步提高对抵接杆的紧固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杆朝向模具的一端套设有蓄势弹簧,所述蓄势弹簧的一端抵接在模具上,所述蓄势弹簧的另一端抵接在第二固定块的内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势弹簧套设在抵接杆的一端,蓄势弹簧储存有较大的弹性能,当抵接杆紧固在第二固定块上,蓄势弹簧能够增大抵接杆与模具侧壁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抵接杆对模具的紧固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杆在远离模具的一端设有方便人手调节抵接杆进给距离的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手轮,为工人旋转螺杆提供了把手,人手可以握持在手轮上,更加方便、快捷地对抵接杆进行旋转,以实现抵接杆与螺母之间紧固连接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杆在靠近模具的一端设有能够与模具紧密抵接的磁性抵接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性抵接端具有良好的磁性能,模具通常为不锈钢材质,当抵接杆抵接在模具的侧壁上,磁性抵接端发挥吸附性能,进一步增强抵接杆对模具进行抵接的紧固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晶昶光电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晶昶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72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