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旧砌体建筑抗震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7039.3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0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孙景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海景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57 | 代理人: | 徐炫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旧砌体 建筑 抗震 加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固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旧砌体建筑抗震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发生的过程中,不但会对地表的建筑物造成竖直方向上的牵引力,还会在水平方向上给建筑物施加作用力,使得建筑发生坍塌,尤其是老旧的建筑,结构简单,抗震性能差,哪怕地震时建筑没能坍塌,随后的余震,也会使建筑坍塌。
目前,救援人员都是现场施工的方式对建筑进行加固,防止建筑坍塌等二次伤亡出现,但是并没有一种装置能够在地震后快速的对旧砌体建筑进行加固,这给无疑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了潜在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旧砌体建筑抗震加固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旧砌体建筑抗震加固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壁上设有第一置物槽,所述第一置物槽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顶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顶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侧壁与第一置物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承重板顶部一端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固定连接于承重板的顶部外壁上,所述固定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夹具,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外壁上设有第二置物槽,所述第二置物槽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顶部外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壁上设有第二转动夹具,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通过第二转动夹具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方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侧壁滑动连接于第一置物槽的内壁上,所述限位板的底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侧壁上设有第三转动夹具,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外壁上设有第四置物槽,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四置物槽内,且连接板和第二支撑杆之间通过第三转动夹具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承重板的两侧均设有承重板限位槽,所述承重板限位槽位于第一置物槽的内壁上,所述承重板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滑动连接于承重板限位槽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减震装置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多个固定连接在一起的钢板和橡胶板,所述钢板和橡胶板交替设置,且减震装置设有橡胶板的一侧壁固定连接于固定板的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外壁上设有第三置物槽,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部位于第三置物槽内,所述第二支撑杆靠近第一支撑杆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于第三置物槽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相对设置的外壁上均设有加固杆安装槽,所述加固杆安装槽的外壁上均设有紧固件,两个加固杆安装槽内连接有同一个加固杆,所述加固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于两个加固杆安装槽内。
优选的,所述缓冲垫的数量为五至六十个,多个缓冲垫均匀分布在缓冲板和承重板之间,所述缓冲板、缓冲垫均由橡胶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夹具为QLSW-2000型旋转式快捷夹具。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底座和限位板的设计使得矩形的便于携带,通过缓冲板和冲垫的设计提高了底座在竖直方向上抗震能力,通过减震装置的设计提高了底座在水平方向上的抗震能力,通过第一转动夹具、第二转动夹具和第三转动夹具的设计使得固定板、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限位板能够快速固定,能够快速适应各种工况,操作简单,能够快速部署,为救援任务节约了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旧砌体建筑抗震加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旧砌体建筑抗震加固结构的工作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缓冲板、2缓冲垫、3承重板、4固定板、5减震装置、6第一转动夹具、7第一支撑杆、8第二支撑杆、9连接板、 10限位板、11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海景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海景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70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自动钢筋捆扎设备
- 下一篇:一种睡眠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