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毛刺去除用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6237.8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7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加藤崇紘;朱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东测(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D13/14 | 分类号: | B24D13/14;A46B5/00;A46B17/00;A46D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董庆 |
地址: | 3142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毛刺 去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毛刺去除用刷,具体涉及用于除去部件的切削面的毛刺,该毛刺去除用刷尤其适用于在对控制阀的油回路面进行加工时除去端面形成的毛刺。
背景技术
使用加工工具对部件进行加工来形成控制阀的油回路面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端面锐边毛刺。由于控制阀的油回路面对表面粗糙度和平面度的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去除毛刺并且在去除毛刺的同时不能损害油回路面的表面质量。
在现有技术中,采用手动工具去除毛刺,但是该方法费时费力,且要求操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在手工去除较硬的毛刺的情况下,还容易划伤基准面,因此存在作业效率低、成品率差的问题。
此外,现有技术中还存在通过机械加工来除去毛刺的方法,具体而言,毛刷通过连接杆以能旋转的方式被安装在电动机上,利用电动机驱动毛刷旋转来去除毛刺。作为毛刷的结构,刷毛部分从刷保持部伸出,上述刷保持部通过连接杆安装在电动机上,该结构的毛刷在长时间使用后刷毛向外侧翻卷,导致毛刷失去应有的功能,去除毛刺的效果降低。为了避免刷毛向外侧翻卷,在刷毛外侧设置圆筒形的夹具,利用该夹具从刷毛外周侧进行夹持,从而保证刷毛不会出现刷毛向外侧翻卷的情况。在使用过程中,刷毛会逐渐消耗而变短,为了能够以适合的刷毛长度除去毛刺,通过手动调节夹具的夹持位置从而调整刷毛长度。但是,在这样的方法中,在使用夹具来调整刷毛长度的情况下,在进行毛刺的去除过程中,需要人工干预来不断调整刷毛长度,导致加工装置的生产性显著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毛刺去除用刷,其目的在于在去除毛刺的加工过程中,无需花费工时去调整刷毛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毛刺去除用刷能够旋转地被固定,用于除去部件的切削面的毛刺,
上述毛刺去除用刷包括:
轴部,上述轴部绕其轴线能旋转地被支承;
刷保持部,上述刷保持部呈圆盘形,且对中地连接至上述轴部的前端;以及
刷部,上述刷部具有从上述刷保持部朝前方延伸的刷毛纤维,
上述毛刺去除用刷还包括:
环状的线材,上述线材从径向外周围绕上述刷部而设置在上述刷部的根部和前端之间;以及
树脂部,上述树脂部比上述刷毛纤维柔软,且具有外侧树脂部,
上述外侧树脂部从径向外侧覆盖上述刷部的外周,且在轴线方向上至少位于上述刷部的根部与上述线材之间的位置,并且渗透至上述刷部的径向外侧区域的刷毛纤维间并固化。
在上述的毛刺去除用刷中,优选的是上述刷毛纤维中含有研磨剂。
在上述的毛刺去除用刷中,优选的是上述刷毛纤维构成多个纤维簇。
在上述的毛刺去除用刷中,优选的是与从上述线材到上述刷保持部的距离相比,从上述线材到上述刷部的前端的距离更短。
在上述的毛刺去除用刷中,优选的是至少设置两根上述线材。
在上述的毛刺去除用刷中,优选的是与上述线材中的位于上述刷部的根部侧的线材到上述刷保持部的轴向距离相比,上述线材中的位于上述刷部的前端侧的线材到上述刷部的前端的轴向距离短。
在上述的毛刺去除用刷中,优选的是上述刷毛纤维以相对于上述刷保持部呈垂直或倾斜的方式朝前方延伸。
在上述的毛刺去除用刷中,优选的是上述刷部的径向横截面构造成以上述轴线为中心的环状。
在上述的毛刺去除用刷中,优选的是上述树脂部还具有内侧树脂部,上述内侧树脂部从径向内侧覆盖上述刷部的内周,且在上述轴线方向上至少位于上述刷部的根部与上述线材之间的位置,并且渗透至上述刷部的径向内侧区域的纤维间并固化。
在上述的毛刺去除用刷中,优选的是在上述轴部内沿上述轴线形成有供液体流通的通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毛刺去除用刷,能够不需要人工干预而就能实现刷毛长度的调整,从而大大提高了加工装置的生产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毛刺去除用刷的实施方式1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毛刺去除用刷的实施方式2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的毛刺去除用刷的左视图;
符号说明
1、1’ 毛刺去除用刷;
2 轴;
3 刷支持部;
4 刷部;
41、42、43……刷毛纤维;
5 线材;
51 第一线材;
52 第二线材;
61 外侧树脂部;
62 内侧树脂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东测(浙江)有限公司,未经日本电产东测(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62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置物架(A)
- 下一篇:一种砂轮压制液压机的输送机构及液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