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钒氮合金球隧道窖自动加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5982.0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8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崇阳县崇青钒合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3/06 | 分类号: | C22C33/06;C22C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75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合金 隧道 自动 加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钒氮合金球生产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钒氮合金球隧道窖自动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钒氮合金是一种新型合金添加剂,可以替代钒铁用于微合金化钢的生产。氮化钒添加于钢中能提高钢的强度、韧性、延展性及抗热疲劳性等综合机械性能,并使钢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在达到相同强度下,添加氮化钒节约钒加入量30%-40%,进而降低了成本。传统的钒氮合金球煅烧都是通过人工进行加料,而且在送料过程中,部分钒氮合金球上的粉末会脱落,产生一定的杂质,而掉落的粉末是有回收价值的,因此,放入高温窑中进行煅烧之前,让钒氮合金球上结合不够稳定的粉末脱落掉,并且进行回收,对提高产品的质量和节约成本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高效钒氮合金球隧道窖自动加料装置,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钒氮合金球隧道窖自动加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钒氮合金球隧道窖自动加料装置,包括入料导管、传送带和筛桶,所述筛桶分别通过限位轮和齿轮箱安装在底座的上方,且所述筛桶上与限位轮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限位条,所述筛桶上与齿轮箱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齿轮条,且所述筛桶的一端设置有合金球出料口,所述齿轮箱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入料导管安装在筛桶的另一端,且所述入料导管通过导管支撑架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上方,所述入料导管向下的一端伸入到筛桶的内部,且所述入料导管向上的一端设置有入料斗,所述筛桶的内壁上设置有搅动叶片,所述底座的内部嵌入设置有与筛桶相对应的粉末斗,所述粉末斗的下方设置有粉末出料口,所述底座下方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置有支撑腿,所述传送带安装在合金球出料口的下方底座的一侧,且所述传送带下方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置有传送带支撑腿,所述传送带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轮,且所述传送带的下方与驱动轮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传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和传动电机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搅动叶片共设置有三个。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电机与驱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腿与传送带支撑腿分别设置有四个。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与筛桶通过齿轮箱传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高效钒氮合金球隧道窖自动加料装置,通过筛桶的转动将钒氮合金球上的碎屑进行分离,并进行回收,减少了粉尘造成的污染,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通过传动带将钒氮合金球传送入煅烧窑,实现自动、连续且快速的加料,可代替大部分人工,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入料斗;2-入料导管;3-导管支撑架;4-底座;5-支撑腿;6-限位轮;7-粉末斗;8-粉末出料口;9-驱动电机;10-齿轮箱;11-传动电机;12-传送带支撑腿;13-传送带;14-驱动轮;15-合金球出料口;16-齿轮条;17-搅动叶片;18-筛桶;19-限位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钒氮合金球隧道窖自动加料装置:包括入料导管2、传送带13和筛桶18,筛桶18分别通过限位轮6和齿轮箱10安装在底座4的上方,且筛桶18上与限位轮6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限位条19,筛桶18上与齿轮箱10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齿轮条16,且筛桶18的一端设置有合金球出料口15,齿轮箱10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9,入料导管2安装在筛桶18的另一端,且入料导管2通过导管支撑架3固定安装在底座4的上方,入料导管2向下的一端伸入到筛桶18的内部,且入料导管2向上的一端设置有入料斗1,筛桶18的内壁上设置有搅动叶片17,底座4的内部嵌入设置有与筛桶18相对应的粉末斗7,粉末斗7的下方设置有粉末出料口8,底座4下方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置有支撑腿5,传送带13安装在合金球出料口15的下方底座4的一侧,且传送带13下方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置有传送带支撑腿12,传送带13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轮14,且传送带13的下方与驱动轮14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传动电机11,驱动电机9和传动电机11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崇阳县崇青钒合金有限公司,未经崇阳县崇青钒合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59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