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夹式管路快速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5043.6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9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应富强;胡冲;马亮亮;汪内利;黄松檀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37/12 | 分类号: | F16L37/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李百玲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路 快速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连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夹式管路快速接头。
背景技术
管路连接系统在工业中的诸多领域承担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接头一般采用螺栓紧固的方式,其最大的缺点在于安装速度慢,装配时空间要求高,装配难度大,另外,用螺栓紧固方式的结构,密封性和牢固性能都不是很理想。基于此,人们设计出了快速接头,但是,现有的快速接头只是可以将管路快速的连接起来,却无法区分接头是否装配到位,导致泄露,脱落;并且,大多还需要额外的锁定件或是卸载工具,容易造成不必要的丢失,结构复杂,不易操作,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快速接头存在结构复杂、不易操作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判断是否安装到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降低工人了的装配难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能够防止部件丢失、降低生产成本的夹式管路快速接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夹式管路快速接头,包括阳接头和阴接头,所述快速接头还包括用以将阳接头安装在阴接头的锁止夹;
所述阳接头为上下贯通的中空结构,所述阳接头包括阳接头连接管、环形板和环形突起,所述阳接头连接管的上端设有阳接头外部连接端口,所述环形板套装在所述阳接头连接管的中上部,所述环形突起位于环形板的下方套装在所述阳接头连接管的中下部;所述环形板的外径大于所述环形突起的外径;
所述阴接头为上下贯通的中空结构,所述阴接头包括阴接头连接管、锁止部和阴接头外部连接端口,所述阴接头连接管的上端设有所述锁止部,所述阴接头连接管的下端设有所述阴接头外部连接端口,所述锁止部的下部上开设有锁止孔;
所述锁止夹包括夹头、夹身和用于手指按压的夹柄,所述夹身沿着锁止部的外壁周向布置,所述夹身的前端内侧固定设有所述夹头,所述夹头水平布置并可左右移动的穿过所述锁止孔,所述夹身的后端设有所述夹柄,所述夹身的后端内侧通过夹头支撑与所述锁止部连接,所述夹身的后端与夹头支撑连接点为夹柄按压的支点;
所述锁止部的内壁上设有用于限制密封件组件的限位突起和用于限制夹头轴向运动的阻挡环,所述阻挡环位于所述限位突起的上方,所述限位突起设置有两个,两个限位突起对称布置在锁止部的内壁的左右两侧上,所述锁止孔位于所述限位突起与所述阻挡环之间;所述锁止孔的个数与所述锁止夹的个数相同;
所述环形突起搭接在所述限位突起上,所述夹头卡接在所述环形突起的上方,所述阻挡环位于所述夹头的上方,所述环形板位于所述锁止部的上方,所述阳接头连接管位于所述阴接头连接管内。
进一步,所述锁止部为圆筒状或是呈环形均布的栅状结构。
再进一步,所述阻挡环的内侧上部设有倒角。
再进一步,所述夹头的内侧为与环形突起等直径的内凹圆弧,并且所述夹头的内侧上部开设有倒角。
再进一步,所述锁止夹设置有两个,两个锁止夹左右对称的布置在锁止部上。
更进一步,所述密封组件位于限位突起下方的阴接头连接管内并套在所述阳接头连接管外。
所述阳接头、阴接头和锁止夹均为塑料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可以通过在锁止部两侧的锁止夹的状态来判断快速接头是否装配到位,有效防止了因装配问题引起的泄露等问题;将锁止夹与阴接头一体化,可减少零件的丢失;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降低成本,提高了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处于预组装状态下的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阴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装配完成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装配完成状态下俯视图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图5,一种夹式管路快速接头,包括阳接头1和阴接头2,所述快速接头还包括用以将阳接头1安装在阴接头2的锁止夹22;
所述阳接头1为上下贯通的中空结构,所述阳接头1包括阳接头连接管、环形板12和环形突起13,所述阳接头连接管的上端设有阳接头外部连接端口11,所述环形板12套装在所述阳接头连接管的中上部,所述环形突起13位于环形板12的下方套装在所述阳接头连接管的中下部;所述环形板12的外径大于所述环形突起13的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50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