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机充电器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4756.0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3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4M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充电器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器支架,具体为一种手机充电器支架,属于手机充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手机的普及给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我们几乎每天都离不开给自己的手机充电,可以说手机以及充电器已经和我们的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在家里的时候,我们一般都把手机充电器插在卧室、客厅墙壁的插座上,在教室的时候,有需要给手机充电的同学一般会把充电器插在教室墙壁的插座上。给手机充电时我们都一般会把手机放在家里的地板上或者教室的地面上,或者拿一些东西来垫着我们的手机,而充电线也是随意的放在地上。这样就会带来一些潜在的危险,比如说人员的走动有可能踩到我们放在地上的手机,随意放置的充电线可能会绊倒来往行走的人员,尤其是家里的老人和小孩。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手机充电器支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手机充电器支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手机充电器支架,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顶部设有弹簧夹、底部设有曲臂,且曲臂、支撑框架和弹簧夹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撑框架的顶部和底部封闭、顶部内壁中间设有弹簧,且弹簧的一端焊接压块,所述压块与支撑框架底部卡合手机充电器插头。
优选的,所述弹簧夹、支撑框架和曲臂的侧壁均贴合在同一条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曲臂的形状呈“2”形状。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的内部的容积至少是手机充电器插头体积的1.5倍。
优选的,所述压块紧密贴合在支撑框架的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手机充电器头可以简单而牢固地安放在支撑框架里,使得支撑框架和充电器为一个整体并可以一起安放在插座上,同时手机可以夹在支撑框架的上方,充电线也可以缠绕在支撑框架的下方,这样就可以使得手机和充电线完全与地面分离,消除了一般手机充电时,充电线散乱分布潜在的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框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曲臂,2、手机充电器插头,3、压块,4、支撑框架,5、弹簧,6、弹簧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手机充电器支架,包括支撑框架4,所述支撑框架4的顶部设有弹簧夹6、底部设有曲臂1,且曲臂1、支撑框架4和弹簧夹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撑框架4的顶部和底部封闭、顶部内壁中间设有弹簧5,且弹簧5的一端焊接压块3,所述压块3与支撑框架4底部卡合手机充电器插头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弹簧夹6、支撑框架4和曲臂1的侧壁均贴合在同一条直线上,方便整体贴合在插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曲臂1的形状呈“2”形状,可缠绕充电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支撑框架4的内部的容积至少是手机充电器插头2体积的1.5倍,有利于在支撑框架4内插入手机充电器插头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压块3紧密贴合在支撑框架4的内壁上,不使用时稳定性好。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未放入手机充电器的时候,压块3在弹簧5的压力下与支撑框架4的底部紧紧贴合,在使用的时候,通过推动压块3向上移动,克服弹簧5弹力,同时将手机充电器插头2放入压块3上移产生的空间中,然后使压块3紧紧压在手机充电器上,然后按动弹簧夹6放入手机并夹紧,将与手机充电器插头2的充电线缠绕在曲臂1上,并将充电口插入手机中,再把支撑框架4连同手机、充电器和充电线一起插到插座上,开始给手机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47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